第1528章 一品豆腐(第2/3頁)

十一點半的時候,已經有客人來店裏捧場了。

徐拙讓這些廚師各忙各的,他自己則是來到他專用的灶台前,準備做一道新菜。

這道菜,就是剛剛在店門口宣布新店開業的時候,系統獎勵的一道魯菜中的看家菜品——一品豆腐。

因為是新店開業的獎勵,系統並沒有玩水。

所以這道菜的等級,是平平無奇的A級。

第一次得到A級菜品的時候,徐拙仿佛在遊戲中得到了黃金裝備一樣,興奮得有些不知所措。

但得到的A級獎勵多了之後,他的這種激動心情就逐漸變得平淡起來。

嗯,已經見怪不怪了。

甚至還有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就這就這?

在各大菜系和主流的地方菜系中,幾乎都有一道名為一品豆腐的菜品。

這些菜品的賣相各異,做法也南轅北轍,甚至有時候只是一道很普通的家常豆腐而已。

在這些一品豆腐中,惟有魯菜的一品豆腐,最符合一品的氣質。

換句話說就是,這才是正宗的,這才是當之無愧的。

或許這麽說有點吹牛的嫌疑,但是魯菜中的一品豆腐,在眾多一品豆腐的菜品中,確實是一騎絕塵的存在。

甚至是因為這道菜,才讓一品豆腐的名氣有別於其他類型的豆腐菜品。

一品豆腐這道菜,據說是出自孔府。

作為魯菜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支,很多名字比較文雅的菜品,都出自孔府。

當然了,有些菜是真的源自孔府,有的這是後人的附庸風雅而已,國人喜歡攀名人軼事,特別是菜品方面,好像非得某個大人物背書點贊了才好吃一樣。

一品豆腐這道菜,據說還是美食達人乾隆皇帝親封的。

不過真假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在美食圈,只要沒有確切傳說和記載的美食,就直接往乾隆皇帝身上推就行了。

連位於山西境內的聞喜煮餅都敢宣傳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聞喜縣,品嘗到聞喜煮餅之後驚為天人,還親自命名為煮餅。

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宣傳都有人信,還有什麽不能宣傳的呢?

一品豆腐這道菜,不僅暗含了儒家人的追求,本身的做法,也比較繁瑣,使用的食材,相對來說也比較講究。

這道菜雖然名為豆腐,但所有的配料中,還屬豆腐最不起眼呢。

因為這道菜要用到海參、魚肚、魚翅、幹貝、火腿、蝦仁、蟹黃、冬筍八種食材。

這八種食材並不固定,一般只要是八珍範圍內的食材都行,假如想要平民一點點,用粉絲、香菇、木耳等代替也行。

反正口感都差不多。

除了這八種食材之外,剩下的主料就是豆腐了。

豆腐沒啥講究的,南豆腐北豆腐都行,不過A級菜品中,強調要用內酯豆腐,大概是因為內酯豆腐更細膩,做出來的賣相更優美吧。

除了內酯豆腐之外,這道菜還要用到美人椒、黃瓜、胡蘿蔔等,這幾樣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雕花在豆腐上面點綴用的。

所以不追求味道,只要賣相足就行。

店裏的食材準備得很全,海參魚翅魚肚之類的幹品,也都有發好的,隨時都能用。

徐拙把要用到的食材準備好之後,便開始制作了。

今天老爺子他們會在店裏吃午飯,所以徐拙打算這會兒做出來,給幾位老人嘗嘗,同時也側面證明一下最近沒閑著,一直在學新菜。

徐拙把盛著內酯豆腐的盒子拿過來,倒扣在案板上。

先用菜刀貼著底部,把底部的豆腐連帶著豆腐盒子一塊兒片開,然後將四個邊也切一下,把豆腐盒子和緊貼著盒子的那一側豆腐切掉,這樣能夠去掉豆腐的硬皮,讓豆腐的口感更好。

這種追求形式美口感美的菜品,浪費是無可避免的。

甚至有不少類似的菜品,之所以高大上,就是因為做起來太浪費。

因鋪張浪費而出名,這就是名菜。

徐拙把兩盒豆腐的六個面全都這樣切一下,然後把豆腐放在案板上,用菜刀平著摁上去,把豆腐一點一點全都碾碎。

在碾的時候不能著急,要慢慢的,一點一點用力,這樣才能讓豆腐粉碎得更徹底,而不會有大顆粒或者類似的成分存在。

把豆腐徹底碾碎之後,徐拙將這些豆腐放進一個小盆裏,開始準備腌制。

豆腐本身就足夠嫩,所以腌制也比較簡單,豆腐碾碎後,裏面放入一點點食鹽,一點點白胡椒粉,再加一小勺增香去異的蔥姜水。

攪拌均勻後,再往裏面打入幾個蛋清,放入半炒勺熟豬油,再次用力攪拌。

這次攪拌的時間要長一點,這樣才能讓豬油和豆腐徹底融合在一起,吃起來味道和口感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