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4頁)

宋代皇帝誕辰的慶典要求必須有十隊兒童隊舞,兒童隊舞的參與者共兩百多。這群小朋友穿著錦襖寬衫,戴玉冠裹巾頭,有的舞劍器,有的執錦仗,還有的捧寶盤,紛紛給官家獻寶。遠遠望去紅紫銀綠,色彩斑斕,場面熱鬧壯觀。

而眼前這位小蘿莉長得粉雕玉琢,顯然也是兒童隊舞的成員之一。葉安彎下腰,溫聲道:“小娘子,是與人走散了了嗎?”

那蘿莉沒說話,直勾勾的看著葉安,半天,紅著臉道:“哥哥,你長得真好看。”

葉安:“……”自己這是被小姑娘調戲了嗎?有些哭笑不得的又問了一遍,對方才點了點頭。

“我本來是與人來看熱鬧的,沒想到人這麽多。”蘿莉一臉沮喪,這下子肯定要被人知道了。

葉安又問可知與她同來的人在哪兒,蘿莉點頭,指了指遠處的台階。

考慮到小家夥人小腿短,想著反正時間還夠用,葉安便牽著她過去。果然,那裏已經站了幾位內侍打扮的人,滿面焦急。

頓了頓,此女是誰他大概心中有數了。不露聲色的將人送過去後,謝絕了對方的邀請,葉安快速跑回隊伍裏。自古皇家的事兒沒有不麻煩的,他可不想引火燒身。

小蘿莉坐在內侍懷裏,依依不舍的盯著葉安的背影,輕聲道:“懷吉,他可真好看,幫我打探一下,這人叫什麽。”

內侍暗中嘆息,公主這般小,就如此好顏色,以後可怎麽辦才好。但還是柔聲道:“小人遵命。”

……

宋仁宗與群臣在殿內對飲,得知女兒走丟並被送回來的消息微微皺眉,因著大喜的日子不便發作,但也罰幾個內侍。宰相晏殊見官家有些悶悶不樂,於是主動上前祝賀道:“得天子恩,方才太學的那幾個孩子果然文采斐然,沒有辜負官家的一片心啊。”

好話誰都愛聽,仁宗露出笑意,然後發問道:“也多虧了太學博士們上心,還有,國子學的人呢。”提起國子學,便想到他送過去的葉安,忍不住露出笑意。

晏殊向外看了兩眼,納悶道:“應該到了吧,好像在門口搗鼓什麽呢。”

此時門外突然響起傳喚聲:“國子學攜雜劇,祝官家萬壽無疆。”

在場之人都愣住了,這是什麽東西?此時幾個身材高大的監生推著一個大到能將門堵得嚴嚴實實的屏風走了過來,也就是屏風下方按了滾輪,否則想要移動這樣的龐然大物基本是不可能的。

此屏風為葉安設計的,也是沒辦法,總不能命令官家移駕吧,只能設計了一個臨時舞台。屏風上有好幾層布,等到時候只要往上一拉,便可做到輕松的場景轉換。

眾人目不轉睛,都猜測國子學的是要搞出什麽花樣來,甚至有去新任祭酒王安石那裏打聽的。王安石默不作聲喝了杯酒,神情高深莫測。實際上在心中瘋狂吐槽,他也完全不知道啊!他之前根本懶得管這事兒,已經做好被身邊同事嘲笑調侃的準備了。

就在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之時,突然響起了“咚咚咚”的鼓聲,鼓點仿佛打在人心頭。借著火光,隱約能看見遠處一國子學學子輕擊杖鼓,而其旁邊還有吹篳篥的、耍甩子的,這些都是雜劇中的常用樂曲。不難,但十分少見,好字國子學的人多多少少有些音樂底子,很好上手。並且最重要的是,國子監的二世祖們有錢。有錢就可以買最好的樂曲,做最好的布景,連帶著演員們的服裝,全部升級。

不到片刻,就有一身著戲服的女子上台,開口唱道:“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聲破寂寥……”僅僅兩句,蕭瑟苦悶的氣氛就出來了。此女一襲青衣,露出小袖對襟旋襖,下著鉤鞋,巾露發鬢,雖是扮作男子,卻十分潦草觀眾十分不解,但都覺得內容還是不錯的,於是繼續往下看。

那台上人悲秋傷春了半天,方才出現另一女子安慰她。此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從二人間的對話得知,原來這位竟是女扮男裝。

本來劇本裏是沒有這段的,不過在得知邢文靜的真實身份後範純仁表示來了靈感,改了劇本重新加上,葉安看罷也覺得如此更加吸引人。後來邢文靜看到新劇本時,也確實楞了一下,旋即便面不改色,也不得不讓人佩服這姑娘的心理素質。

從兩人的一唱一和中眾人得知,那女子名叫阿蕓,自幼有副好手藝,繡工精湛。與妹妹相依為命,結果妹妹被高官擄走,阿蕓無奈,打算進京告禦狀,辦成男子不過是為了趕路方便。

沒錯,葉安正是將蕓姑的故事化用了一下,但並不是全套照辦,畢竟戲劇也要考慮有吸引人的地方。

阿蕓進了京,不小心走露了風聲,引得高官派人追殺,結果在茶館幸得一公子相救。這位公子也是女子扮得,但此人男裝就精致多了。頭上戴一頂金冠以為男子象征,身穿錦繡紅袍,腰後插有一扇,中裂為二,上“末色”二字,這是宋雜劇專用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