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4/4頁)

看到這裏,大家便知道,這人應該就是另一主演了。果不其然,男子玉樹臨風,溫文爾雅,不僅對落難的阿蕓伸出援手,展露了武藝,狠狠教訓了追殺之人。

在與阿蕓的相交中,男子透露出自己姓李,單名一個祥字,此番進京是來趕考的。因為阿蕓受了傷,所以男子主動租了個小院照顧她。

雜劇中采用的多為發聲短、清、脆的樂器,尤其是唱跳的部分,熱鬧的很。葉安保留的大部分傳統樂器,又加入了其他古琴琵琶等,使得阿蕓與李祥相處的這段又夢幻又繾綣,在宴席上的女子紛紛紅了臉。

阿蕓與李祥理所應當的日久生情,雖說中間也產生了些誤會,比如李祥不知道阿蕓是女子,以為自己成了斷袖,糾結的很。但最終真相大白後,二人還是如膠似漆。可在這期間,阿蕓由於擔心連累到對方,一直沒有把妹妹被虜之事說出來,甚至留書出走。

……

過了許久阿蕓終於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敲響了登聞鼓,然而在大殿內,卻驚訝的發現李祥竟然是皇帝。

總之最後結局皆大歡喜,壞人繩之以法,有情人終成眷屬。

待最裏面一道簾幕拉開後,上面用金線繡著“萬壽無疆”四個大字,幕後的學子和演員一同上台對仁宗行禮。

整部雜劇不長,前後攏共才一個時辰,但卻融合了復仇、女扮男裝、斷袖、霸道總裁等等元素,可謂一環扣一環。宋人哪裏見識過如此跌宕起伏的劇情,等結束後半天方才反應過來,紛紛鼓掌叫好。

雖然還是有些古板的官員覺得堂堂國子監學生,弄些唱曲雜戲的有些不成體統,但此時也都識趣的沒張嘴。無他,阿蕓傳裏的男主角木祥,長眼睛的都能看出來原型是誰。禎者,祥也,大家都在心中吐槽這幫小子也太不要臉了,如此直白的馬屁連他們這幫久居官場的人都說不出口。

仁宗聽到李祥兩個字已經知道這是誰搞出來的了,不由一陣好笑。等演出結束後環顧四周,果然,發現那叫葉安的小子站在最中央,想到當初自己騙他名叫李受益,如今這是還回來了。

“我還沒聽過這樣的雜劇,國子監當真人才濟濟,實乃大宋之福,賞。”仁宗溫聲對少年們道。

得了官家的贊嘆,衙內們都十分興奮,他們長這麽大光吃喝玩樂外加闖禍了,何曾有過如此高光時刻,臉上的喜悅根本掩飾不住。

然而此時眾人不知道,阿蕓傳的影響,還遠遠不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