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德魯·衛斯理(第2/9頁)

滿18歲後,我開始追查一切,盼望盡可能找出有關弟弟的消息。收養中心讓我去伊林地方法院,那裏存著我被收養的文件記錄。我發現是生父安排我被收養,他名叫克萊夫·亞歷山大·博登。我生母是黛安娜·露絲·博登(娘家姓艾靈頓),但她在我出生後不久就去世了。我以為這是我被安排由別人收養的原因,但事實上,我在生母死後兩年多才被收養,這期間是生父獨自扶養的我。我的本名是尼古拉斯·裘力斯·博登。沒有其他小孩被領養的記錄或不同說法。

之後,我去核對倫敦聖凱瑟琳醫院的出生記錄,但那也證實了我是博登夫妻唯一的孩子。

盡管如此,我和雙胞胎弟弟仍然保持超自然感應,並且從那時起一直持續下去。

2

這本書由美國的多佛出版社發行,是一本裝訂精致的平裝書。封面畫著一位身穿晚禮服的魔術師,故弄玄虛地指向一只木櫃,櫃子裏冒出一位笑容燦爛的年輕女子,她的衣著在那個年代或許是有傷風化的。

作者名字下方印著:寇德戴爾爵士編注。封面下方有一排粗體白字的敘述文字寫著:受誓言護衛的秘訣書。

封底有一段更長的文字,說明得更詳細:

這本書1905年在倫敦初次發行,而且是限量發行,只賣給那些準備對內容秘訣起誓的專業魔術師。初版現在已經非常罕見,坊間難尋。

這是首次給一般大眾購買的新版,完全未經刪減並保留所有原版的插畫圖解,還有英國當代著名業余魔術家——寇德戴爾爵士的注釋和補充文字。

作者艾爾弗雷德·博登,著名的“新瞬間轉移”幻覺發明者。博登的藝名是“魔術大師”,可謂本世紀前十年最重要的舞台幻術家,早年因約翰·亨利·安德森而接觸魔術,並且是奈維爾·馬斯基林的徒弟,他是當代的胡迪尼、大衛·德凡特、程連蘇和比阿捷·德·科爾陶。當時他以英國倫敦為基地,但經常在歐美巡回演出。

雖然本書不純粹是嚴格的操作指南,但裏面有對魔術方法的廣泛解析,這本書讓外行人和專家都能洞悉理解這位最偉大的魔術師。

發現我的祖先曾是魔術師還是蠻有趣的,但我對魔術並沒有特別的興趣。有些魔術很乏味——特別是撲克牌戲法之類的。有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假象的確能給人深刻的印象,但對於那些效果實際上如何達成,我從來不感興趣。我記得有人曾說過魔術的缺點:魔術師愈想保護秘訣,愈顯得平庸無奇。

艾爾弗雷德·博登的書中包括一大段撲克牌戲的竅門,還有一段是香煙和銅板的戲法,另外加上一些素描說明。最後有一章節介紹舞台上的幻覺假象,用許多圖解說明內藏隔間的櫃子、有暗底的箱子、具有吊高設備並藏在幕布後的桌子以及其他道具裝置。我瀏覽了這幾頁的內容:

我在1901年開始執筆。

我的本名是艾爾弗雷德·博登。我這一生是由我一直賴以為生的許多秘密組成。在這裏,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會寫下這些秘密,這是唯一的版本。

1856年5月8日我出生在沿海城鎮哈士汀,是個充滿活力的小孩;父親是鎮上的商人,也是修造車輪和木桶的專家。我們的房子……

我想了一下這位作者坐著寫回憶錄的情景。不知為何,我想象他是一個高大黑發的嚴肅男子,蓄有胡須,稍微駝背,戴著窄邊的老花眼鏡,在微弱的燈光下寫作。家中其他人都保持謙恭的寧靜,以給大師安靜的空間寫作。事實毫無疑問是另一個不同的故事,但對祖先的刻板印象是很難拋開的。

我想知道自己和艾爾弗雷德·博登有什麽血緣關系。假使是直系血緣,就表示他如果不是我的堂哥或伯伯叔叔,就應該是我的曾祖父或曾曾祖父。若他出生在1856年,寫這本書應該是在40歲左右,因此,他應該不是我的祖父。他應該是比我祖父更早一代的人。

序言和主要內容一樣,描寫方式大同小異,用幾段冗長的文字說明此書的由來。這本書似乎以博登的私人筆記為根據,並沒有打算公開發行。寇德戴爾做了相當完整的旁注說明,並增加大部分戲法竅門的描述。書中沒有額外記載博登的傳記資料,但如果讀完整本書,我想大概可以得到一些資訊。

我不曉得這本書會不會告訴我任何關於弟弟的蛛絲馬跡,是他保持著我對原生家庭唯一的興趣。

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我立刻就接了起來。打電話來的是索尼亞,我的主編倫恩·威克曼的秘書。我立刻想到一定是倫恩要她打給我,確定我是不是在火車上。

索尼亞說:“安迪,車子的安排有變動,艾瑞克·蘭伯特去修理刹車了,所以車子現在停在修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