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夜深風月(第4/19頁)

返家途中,黃海博心情不是太好,除了傷感丁太夫人過世之外,更多的是為曹湛及丁拂之擔憂,甚至對於他自身,亦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危機感。他能感覺到不祥的氣息如影隨形,疑心是因為自己與兩位身處困境的人物曹湛和丁拂之都極為親密的緣故。

回到家中,黃海博徑直回到臥房,本以為郁郁滿懷,將會是一個輾轉難眠之夜,卻不想因為太過疲憊,竟是一倒在床上便睡著了。次日天亮醒來,他匆匆起床,交代管家去聚寶門采購一些喪葬出殯用品,直接送烏龍潭。

管家奇道:“三山街紅白喜事店鋪更多,價格也更便宜,通常人們都會去那裏,公子為何要特意交代去聚寶門?”

黃海博心道:“管家自是不知丁夫人外祖父金聖嘆便是在三山街刑場遇害的。她嫁來金陵兩年,每每有事出行,都要特意繞過那裏,以免睹景傷懷。”一時不便說明緣由,只道:“就去聚寶門吧。”

管家倒也不再多問,自應了去了。黃海博則自行趕去烏龍潭,協助沈海紅操辦喪事。

如此過了幾日,黃海博總是早出晚歸。那天到暮間時,一如往日,辭出丁宅,命管家先行返家,自己獨自在烏龍潭四周徘徊,仍一無所遇。

月亮尚掛在樹梢,且披上了一層輕紗,朦朦朧朧,失去了往日的清靈與透亮。除了山林間傳來陣陣松濤外,烏龍潭就此陷入了暗夜獨有的靜謐中。今晚的夜,似乎格外漆黑。月光和星星點點散落潭邊的燈光未能燭破其隱,反而襯托出黑夜無與倫比的厚度來。

形形色色宅第中,暗藏著歡笑或是悲哀;零落闌珊燈火下,映照著笑顏或是戚容。有人在黑暗中迷失,有人在黑暗中絕望,有人“但願長醉不復醒”,亦有人黑暗中尋找希望。然黑夜終會過去,曙光必將到來。深知黑夜黑暗的人們,才會更加熱烈地迎向光明。

黃海博心中莫名失落,悄立潭邊許久,忽轉頭凝視丁宅星星燈火,驟然有所醒悟,暗道:“我怎麽這般糊塗!只知拂之舍棄不下病中老母,所以時不時出現在烏龍潭,以琵琶樂聲聊以相慰。我原以為他聽到丁太夫人過世的消息,定會回來,卻忘了而今他是行刺兩江總督的兇犯。我雖暫時瞞下了他的身份,然真相大白後,凡與他有幹系者必受牽連,丁氏親眷自不必說,只怕我自己也難逃劫難,他雖然沖動,卻不是真的糊塗,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而今丁太夫人既然過世,他心中牽掛已了,定會躲得遠遠的,生怕連累我等,又怎會冒險回來?”

揣測一番,愈發肯定是丁拂之以犀利火器射殺了兩江總督傅拉塔。事已至此,回天無力,做什麽都難以彌補。只希望丁拂之能逃得遠遠的,不要平白再將已為丁家付出良多的沈海紅牽連進去。

他滿腹心思,滿腔憂慮,竟絲毫未曾留意到身後不遠處一直跟著兩名男子,直到聽到有人大叫一聲“你們想做什麽”,他才驚然回頭——

卻見兩名男子一左一右對自己呈包抄之勢,左邊男子手握繩索,右邊男子則手持黑色布袋。

黃海博不是笨人,早先經過綁架及攔劫事件後,人警覺老到了許多,瞬時便反應過來,對方是來綁架自己,於是不假思索地轉身飛跑,欲逃往大街人多處。提氣疾奔出數步,忽聽到背後有兵刃交接聲,再回頭一看——

卻是有兩名路人挺身而出,與那兩名正欲追趕自己的男子交上了手。而其中之仗義出手之人,竟是曾在秦淮河月波水榭外救過自己一次的劉白山。

黃海博正錯愕無比時,已有官兵聞聲趕了過來。自兩江總督傅拉塔遇刺,江寧城防如篩,就連西北偏僻地區清涼山一帶也比往日嚴密許多。那兩名男子見勢不妙,忙舍卻了劉白山,轉身便逃。劉白山也不追趕對方,快步追上黃海博,問道:“黃公子,你可受了傷?”

黃海博道:“多謝劉掌櫃及時趕至,再一次救了黃某性命。”再三致謝。又問及另一名路人姓名,方知對方是劉白山人參鋪的夥計。

此刻江寧城守營官兵已然趕至,領隊的正好是參將趙琦。他曾在江寧織造署見過黃海博,忙上來詢問究竟。黃海博稱適才有兩名男子欲綁架自己,多虧劉白山與夥計及時相救。趙琦聞言色變,竟不多問,便立即命人急往兩名男子逃走方向搜尋追捕。又隨口問劉白山道:“劉掌櫃如何會湊巧出現在這裏?”

劉白山道:“小人今日帶著夥計往清涼山一大戶人家送人參,聽聞烏龍潭丁太夫人去世,因與丁氏相熟,便繞道去拜祭了一趟,歸家時剛好撞見兩名歹人欲對黃公子不軌。”

趙琦道:“原來是這樣。虧得劉掌櫃和你夥計會些武藝,不然黃公子今晚怕是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