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蝙蝠莊園(第6/44頁)

“探長說錯了!”何釗不覺哈哈大笑,伸手拍拍這位白人同行的肩,糾正他的話說,“應該說是為了探長您的聲望和名譽,更為了沙撈越的社會安全。我作為一個並非愚蠢的同行,願為探長偵破此案聊盡一點薄力。”

這並非虛偽的客套,能夠取得雷蒙探長的協助,何釗已經感到心滿意足。他深知一個人單槍匹馬,是很難有所成就的,尤其是在這人生地疏的異國,著手的又是如此離奇的一個案子。至於在破案工作中誰主誰次、破案之後光榮歸之於誰,都是無關重要的。作為一名偵探,只要能與罪犯作鬥爭,尤其是與偽裝得極其巧妙、隱蔽得極深的老奸巨猾的罪犯作鬥爭,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將他們挖掘出來,繩之以法,就能得到最大的滿足。

何釗真誠無私的態度,贏得了雷蒙探長的信任與好感。他立即打開隨身攜帶的公文包,拿出一沓照片和刑偵記錄,把它們一一遞交給何釗,說:“有關此案的公開情況,我想,宋斐律師一定都告訴您了。請看,這是案發現場的照片,這是屍體位置,這是傷口放大照片,這是驗屍報告,這是屍體解剖報告,這是有關人員的訊問記錄……”

何釗接過材料仔細地看了一遍,又把它們傳遞給申公荻,點頭說:“不錯,這一些情況宋斐先生都已經告訴我了。不知除此以外,您還掌握了一些什麽尚未公開的情況?”

“只有一點可以奉告,那就是我們在劉心源的身上發現了兩只爪印,兩只既非飛禽,又非走獸的古怪爪印。鑒於這是兇手在現場留下的唯一印跡,所以我們一直嚴加保密,未予公開。”雷蒙探長又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張照片,遞給何釗。這是一張放大的6英寸照片,拍攝的是死者的腹部。在死者淺色的襯衫衣料上,果然有兩只顏色雖淡,但卻清晰可辨的爪印。

何釗一邊用放大鏡仔細地審視著照片上的爪印一邊說道:“這爪印有掌,五趾平行,很像是蝙蝠一類哺乳類飛行動物的爪印。只是按比例推算,這頭蝙蝠又過於龐大,身軀至少要超過常見的蝙蝠十多倍,達一米以上。”

何釗不僅是著名的刑偵專家,也是業余生物學愛好者,具有廣博的生物學知識。早在中學時代,何釗就是一個小生物迷,愛在家裏擺弄些花呀、草呀、蟲呀、鳥呀……津津有味地將它們進行解剖,探索其中的奧秘,常惹得愛潔成癖的媽媽嘮叨個不休。誰知後來參加高考,他填了志願的學校一個也沒有錄取,偏偏把他錄取到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公安幹校。在那個一切服從祖國需要的年代,出身於工人家庭的他,根本就沒有想到過可以不服從分配,等待一年再考。於是招生老師的這一亂點鴛鴦譜,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

然而盡管如此,他那對於生物學的特殊愛好卻始終未變。只要一有空閑,他就會在廣袤的生物世界裏神遊不已。許多年下來,居然也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並且還發表了幾篇論文,得到生物學界一些權威人士的認可。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的生物學知識也沒有白學,有許多次,正是他豐富的生物學知識為他的偵查工作提供了幫助,這也是他為什麽能在眾多的同行中嶄露頭角、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此刻,他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又一次派上了用場。

“不錯。我曾經去請教過沙州大學的一位生物學教授,他也是這麽說。但這話聽來實在有點天方夜譚,世界上真能有如此巨大的蝙蝠嗎?”雷蒙探長問。

“那倒也不一定。據書上記載,在非洲的某些地方,就曾發現一種身軀特別龐大的巨型嗜血蝙蝠。”何釗說。

“就算非洲真有這樣大的蝙蝠吧,但與我們這裏相隔萬水千山,我敢斷言在加裏曼丹島,別說是這麽巨大的蝙蝠,就是比它小一半,甚至於再小一半的大蝙蝠,您也休想找出一只。”雷蒙探長說著有點激動起來。

“那麽依探長之見,又應該如何解釋這一爪印呢?”何釗問。

“我們認為,這十有八九是一種偽裝的人類足跡。兇手留下這兩個爪印,目的是迷惑我們,轉移我們的偵查方向。”

“是的,這是罪犯慣用的一種伎倆,我們不應該排除這種可能性。”何釗雙眉緊蹙,一邊沉思,一邊慢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是這種假設,還有一點難以解釋之處:罪犯既然偽裝了自己的足跡,並在死者的身上留下了兩個印跡,又為什麽沒有在房裏留下第三個,乃至於第四個、第五個足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