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奏 一個益州人在武昌 第三章 遠行與暗流(第3/6頁)

這個人很謹慎,與荀詡交換了數個暗號,才對他完全放心。兩個人就這麽背對著背,各自對著自己的湯圓交談起來。從遠處望去,就好像是兩個毫不相幹的人。

“最近有消息麽?”

“最近吳國內部發生了一些事件,遲些時候這些事件會通過公開渠道公布,不過現階段卻只限於在江東官署內部流傳。”那個人一邊說著,一邊有條不紊地用筷子撥弄著湯圓。

“這些事件是什麽?”

“他們發現了黃龍。”

“黃龍?”

“是的,在四月六日的時候,夏口有人宣稱發現了黃龍;四月八日,在武昌有人宣稱看到了鳳凰。這兩起目擊事件都被當做正式記錄載入档案,並匯報給孫權。”

“這聽起來很荒謬。”

“是,不過每件荒謬的事情背後總有一個原因,這兩起事件很可能出自孫權本人或其親信大臣的授意。事實上從年初開始,一直就有類似事件發生,頻度很大。”

荀詡沒吱聲,他咽下一個湯圓,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還有,從三月中旬開始,流入武昌的奢侈品和建材數量明顯增加了。上等織物從月平均三百匹上升到五百匹;珍珠與翡翠數量從二十件上升到四十件;棗木、檀木以及銅料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且這些物資全部都是由與孫氏家族關系密切的大商號出面訂購的……就在前天夜裏,有兩頭黑色公牛從會稽運抵了武昌,被秘密送入宮城內廄。”

“看起來似乎他們在醞釀什麽大行動。”

“你們敦睦館一點也沒得到消息嗎?”

“至少從合法渠道一點也沒得到。”

“唔,按照協議,漢與吳兩國在進行重大行動前應該知會對方的。現在既然他們隱瞞著你們,顯然是有什麽與蜀國有關的事了。”

“吳人就是喜歡搞些自作聰明的小動作……”荀詡這幾天已經有了深刻體會。

“現在正式的通知還沒有傳達到我這裏,說明那件事保密級別還是很高……不過各級官員都接到通知要求暫時不要離開武昌。”

“了解了,那麽陸遜等軍方將領動向如何?”

“陸遜本人已經動身來武昌,不過一部分駐屯柴桑的水軍開始向巫、秭歸等蜀吳邊境地區調動。”

“真的是‘小’動作呢……”荀詡一邊感慨一邊吃下最後一個湯圓。

談話結束了,荀詡又問老板要了一碗湯圓,狼吞虎咽地吃掉。當他拍拍肚子滿意地站起身來時,發現背後的人已經消失不見。從頭到尾荀詡都恪守諾言沒有轉過頭去看,所以他現在無從知道那個人究竟是已經離開了,還是仍舊留在人群的某個角落注視著自己。

在荀詡返回敦睦館的途中,他很“巧合”地碰到了薛瑩,後者一直在敦睦館旁邊守候,一看到荀詡立刻就迎上去了。荀詡見他過來,先發制人地打了個招呼:“喲,薛大人,別來無恙?”

薛瑩也露出微笑,不過看上去多少有些僵硬:“荀大人好雅興呐,今日在武昌城中遊玩的如何?”

“還好還好,只是沿著河邊轉了轉,看了幾處景色。”

“呵呵,聽說荀大人你本來想過河去逛逛,後來又變卦了?”薛瑩眯起眼睛,顯然他已經得到了部下的報告。

“您知道的,我這個人經常是臨到最後還會突然改主意;若是有什麽給您帶來不方便的,還請多原諒。”荀詡一本正經地說,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薛瑩謹慎地伸出一個指頭在荀詡面前晃了晃,別有深意地說道:“荀大人,這武昌城有趣之處的確很多,不過若是自己隨便亂走,可是會迷路的喲,到時候會出什麽事就不是你我所能控制的了。”

荀詡拍拍身上的塵土,用一種略帶嘲諷的口氣反問:“不知道薛大人是以朋友的身份還是以秘府中書郎的身份來給我這麽個忠告的?”

“兩者都是。”

面對這個寓意無窮的答案,荀詡只是簡單地點了點頭。

“那麽,祝您在武昌城內玩得愉快。”薛瑩的臉上卻看不出一絲“祝福”的表情。

兩個人的交談到此為止,薛瑩拱手告辭,誰也沒有把話挑明。既然是盟友關系,那麽表面上的友好姿態還是要作一下的。荀詡知道只要沒什麽把柄落在薛瑩手裏,後者不敢對有外交官身份的他怎麽樣——任何對蜀漢敦睦使及其幕僚的不敬都是對蜀漢政府的不敬。

荀詡忽然想到,敦睦館在武昌的情報活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何以這一次會讓薛瑩這種級別的官員親自來交涉呢?聯想到“那個人”的話,他心中的猜想又篤定了幾分。

回到敦睦館,他徑直去了張觀的署室。張觀正在和郤正商談一項關於要求東吳開放荊州南部四郡作為兩國自由貿易區的聲明草案,他見荀詡回來了,將毛筆擱下,問一切是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