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最後的攤牌(第5/6頁)

“是的。作家不會讓我們覺得他是在暗示申宣。為了保證一切萬無一失,他反而故意不暴露申宣,這是欲擒故縱。申宣的身形和施教授很像,如果這個人不是施教授,那我們自然會想到了申宣。他知道,反正我們會查到施教授不是故人,況且李林還在西區看到了申宣對教授的襲擊,現在想來,這並不是李林碰巧看到,而是有人引導他看到的。”

“什麽意思?”

“我問了李林,他說他在西區遊蕩時,有個孩子對他說那棟房子裏有好戲上演,於是他就去了,並且一直待在那附近。我想是作家隨便雇了一個孩子去告訴李林那番話的,李林一心想當偵探,他當然會仔細守在這房子周圍了。這樣他發現了申宣,通知了我們。然後,作家讓鈍刀假裝把自己劫持走,這樣,我肯定會火急火燎地趕到這個地方。

“幾個小時前,我站在這兒的時候,雖然我有著九成把握,但我還是不能肯定故人就是作家。但當我敲響那扇鐵門,作家讓我來推門後,我就完全肯定了。那扇門很久都沒被人動過,因為鐵銹所以卡住了,但還是可以被撬開的,那些鐵絲網上有扇門,但是被鎖上了,如果鈍刀把作家帶到這裏,那麽他一定是從網另一邊的門進來,再通過鐵絲網上的門把作家鎖在這邊,這也合情合理,但是,為什麽他會忽略這邊的這扇門呢?難道鈍刀認為那扇門是打不開的?不太可能,如果鈍刀和申宣是一夥,那麽他們選定這個廢棄的地下室作為犯罪基地,就一定會將這扇門檢查清楚,然而現實卻是,這扇銹了的門沒人動過。

“如果換成是作家設計的這一切,那這個環節就說得通了。我們發現的通道是最簡單的通道,這扇門是一扇可以打開的銹門,作家的目的是讓我進來看到一切,然後他料定申宣會在不久後回來,他也知道申宣會對律師幹出那種變態的事,那我就有理由把他擊斃,你看,這就是鐵絲網的妙用。鐵絲網上還有幾個缺口,它可以阻止人的通過,卻不會阻止子彈。

“所以,我和南宮之前發現的地下通道和這扇門,都是作家故意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申宣通過另一個通道進出。作家之所以不讓我從另外的通道出入,一是為了讓這些隔開空間的鐵絲網發揮作用,二是為了防止我和申宣提前遇上。我想作家一定對這裏的地形相當熟悉,因此,他才如此熟練地利用了它們。但是作家在最後這個環節上的處理卻有著邏輯的失誤之處,原因就是我剛才說的,關於那鐵門。作家也許認為,當時我的全部精力都在施暴者申宣身上,而沒有閑暇去思考這種微小的邏輯關系,殊不知一個警探的基本功,就是在緊張的環境下還不放過細節。”

“他畢竟是作家,而不是偵探。”華默說。

作家默默地低著頭,一言不發。

“我想問你的是,”華默說,“那個面具殺手真的是子虛烏有的嗎?磁帶也是你寄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顧金城死?”

“是的。第一次殺黃昆的人是鈍刀,他裝成面具殺手的樣子,第二次是工匠自殺,他在死前告訴你的情節都是假的。”

“在時間上,你每次都說是七點,而實際的時間是八點,九點,十點,也是為了讓我在第三次作好相應的準備?”

“是的,同時還是為了讓你足夠緊張。”

“為什麽選我?”

“我來幫他回答,華警探。”亦水岑說,“這依然是性格控制法,因為你是最符合條件的人。你剛到局裏不久,年輕氣盛,感覺自己不被重用,在這種情況下,你才會獨自去幹那件事,同時也確保你不會在一開始就把磁帶的事公開出去。”

“這麽說他早已摸清了我的心理?”

“對,我們的作家先生對人類的心理活動真的是精通得很呢!不過有一件事我倒是想問問你,作家先生。”

作家苦笑一聲:“盡管問。”

“顧金城本來在物流公司當高級管理人員,他自己也想在那裏退休,你是用什麽辦法讓他決定當商店老板的呢?”

“什麽?”華默說,“顧金城開商店不是自願的?”

“當然,”亦水岑說,“世上哪有那麽多巧合?故人想報復顧金城,而他碰巧就是十三種人類職業中的一種?為了讓顧金城符合商人的身份,必須讓他放棄物流公司的職位。這是怎麽做到的?”

“這很簡單。”作家緩緩地說,“我只需要暗中搜集顧金城有怪癖的證據,然後寫封匿名信告訴他,如果他不改行,這些秘密就會被他的上司知道。”

“這是個好辦法。但是,無故讓他改行當商店老板,這不是太奇怪了嗎?至少你需要給他一個理由吧。”

“這也很簡單。我只需要說,有人需要他離開公司,進而得到他的職位,這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