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3頁)

【注】:伏特加酒的一個著名品牌。

“你也太多慮了,哈特,”劉易斯笑著說,“我知道這裏的門道,朋友。我知道他們是怎麽處理像這樣的現場的。我在密爾沃基或聖保羅【注1】是不會這麽幹的。但在這兒……這兒的警察就像梅伯裏的安迪【注2】一樣老土。他們可不是《犯罪現場》[注3裏的警察。他們可沒有那麽多五花八門的設備。我知道該怎麽玩,不該怎麽玩。”

【注1】:此處指美國明尼蘇達州首府。

【注2】:指美國著名男影星安迪·格裏菲斯,1957年以《人群中的一個》(又譯《人海浮沉錄》)走上銀幕,一炮走紅,次年被選為十大未來之星。70年代後主要演出電視劇和喜劇連續劇。1960-1968年在由他主演的電視系列喜劇片《安迪·格裏菲斯作品集》(The Andy Griffith Show)中扮演一位名叫安迪·泰勒(Andy Taylor)的警官,背景地就是梅伯裏。

【注3】:《犯罪現場》,另譯《犯罪現場調查》,美國著名電視系列片。故事背景設在賭城拉斯維加斯,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刑事警察局的法庭犯罪調查員如何在作案現場取得證據破案的故事,該片展現了大量前沿尖端的高科技偵破技術:彈道學、犯罪危險因子學、法醫毒理學、DNA鑒定、咬痕與血型分析、齒科學、痕跡學、高智商犯罪變態心理學等。

哈特注意到,劉易斯在把酒放回原處之前,仍然還只是用袖子擦了擦瓶口。

而哈特卻從這個稍縱即逝的小動作中看到了一條線索。一條能暴露坎普頓·劉易斯先生身份的線索。他以前在別的人身上也見過這樣的漫不經心,又帶有點攻擊性的性格,比如說,他的弟弟。留下這樣的線索是很不安全的,你很容易被人家揪出來,就像用狗鏈子拽狗一樣。

他們回到外面。劉易斯又去修那輛福特車了。他把備用胎換到前輪,換掉其中一個被打破的輪胎——這樣,他們就可以拖著另外一個被打癟的後輪上路了,這就是他提出來的辦法。

哈特在想著這屋裏所發生的災難能咬到他的可能性有多大。

盲區何在……

看看還有沒有留下什麽他應該看到而沒有看到的線索。他痛恨辦事不力的行為,而最恨的就是這種行為也有他的份。有一回他取消了在聖路易的一次行動:原先看好了一處“公園”,射殺對象下班後常走過那裏回家,那本是一處理想的槍擊場所,可後來才發現那是一個小區的遊樂場,到時候會有十幾個活蹦亂跳的小目擊證人在那兒。他非常惱火地意識到前兩次踩點都是在上午十點左右,那時候孩子們都還在學校裏。

此時,他又看了看屋子和院子的四周。有可能在什麽地方他留下了什麽該死的證據。不過也許劉易斯說得也有道理:這裏的警察可不是那個有名的電視片裏的警察,那個《犯罪現場》還是什麽的。哈特不看電視,但他知道那意思,說的是那些價格不菲的科技設備。

不對,有件更帶有原始意味的事一直在困擾著他。他腦子裏老是回想起那個爪印以及留下那個爪印的生靈,它對侵入它領地的人類是那樣的漠視。這裏將遭遇的挑戰不是顯微鏡和計算機,而是一種更加原始的挑戰。

他又一次感到了不寒而栗。

劉易斯在擺弄著千斤頂和扳手,把輪子換到福特車上去。他看了看表。“我們在十點半的時候就可以回到文明社會了。夥計,我現在嘴巴裏都有啤酒和漢堡包的味道了。”

說罷,他又繼續幹活。他的手指雖短小,但卻很靈巧,動作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