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墓碑村的葬儀社一家人(第4/5頁)

總而言之,因為有這麽一段故事,致使史邁利開設的微笑墓園不斷從大理石鎮那邊吸收改葬的墓地,更從一九五〇年起,一肩挑起該鎮專屬墓園的重責大任。史邁利原本是英國國教徒,因為第二任妻子是天主教徒的關系,才改信了教,不過墓園這邊倒是不分教派,怎樣的葬禮都辦。

認真說起來,史邁利其實是個無神論者,美國的理性主義和實用主義反倒比較吸引他。“分得那麽清楚,怎麽開葬儀社啊?”這才是他的真心話。

在那之後,史邁利的墓園不僅擴充設備,還把擁有歐洲庭園風格的墓地整理得美輪美奐,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其名聲之響亮,不僅大理石鎮,在整個州都聲名遠播,甚至有人不遠千裏地捧著鈔票上門來簽約呢!漸漸地,許多墓碑村的居民依附在這座大墓園底下討生活,史邁利更被推上了村長的寶座。在美國,殯葬業者的社會地位本來就高出其它國家很多,葬儀社老板當市長、縣長的例子並不罕見。

就在眾人以為他應該還得起在倫敦欠下的借款的時候,史邁利突然對葬儀社的生意失去了興趣。如果說他的事業企圖心只是出於想跟偉大祖父一別苗頭的心理的話,這樣就不難理解了。六〇年代以後,史邁利把他的熱情全放在股票和投資上,墓園的經營則草草交代了事。結果,史邁利個人的財富是增加了,墓園本身卻沒有擴大到全國級的規模,不過至少它沒有辜負“全州第一”的盛名就是了。

3

就這樣,自維多利亞時代開始,開葬儀社成了巴利科恩家的事業,代代傳承了下去。但說到誰要來承接史邁利的衣缽,這又是個傷腦筋的問題了。

史邁利結了兩次婚,總共有六個孩子。第一次結婚是在剛抵達美國的一九四五年,對方是他在船上認識的英國畫家的女兒勞拉。短短五年的婚姻生活裏,勞拉幫他生下了三男一女,然後就死了——死因是自殺。該怎麽說呢?天生具有藝術家纖細氣質的勞拉似乎受不了史邁利一再偷腥的惡習——大家都是這樣傳的。

勞拉留下的四個孩子,長女潔西卡嫁給了承包墓園生意的不動產商人之子弗雷德裏克?歐布萊恩;三子史蒂芬離家出走後,最後客死在日本。所以現在遺留在墓園的就剩長子約翰和次子威廉兩人。

另一方面,勞拉自殺後,史邁利在一九五〇年跟傳言中的外遇對象之一莫妮卡結了婚。莫妮卡不論就聰明才智還是教養都比不上勞拉,不過她可比勞拉美上了好幾倍。聽說她就是在墓園內的天主教堂打雜時被史邁利看上的。婚後,莫妮卡馬上生了對雙胞胎,取名為詹姆士和傑森。雙胞胎之一的傑森受到信仰虔誠的母親影響,成了天主教神父,卻在越戰歸來不久後就去世了,因此莫妮卡的兒子只剩詹姆士一人。被雙胞胎兄弟單獨留下的詹姆士,選擇了在墓園工作的老路。

現在留在微笑墓園的三個孩子,認真說起來,就屬約翰最有乃父之風,最得史邁利的真傳。

約翰一開始很排斥繼承葬儀社的家業,他成了醫生,自己在波士頓開醫院,卻因經營不善而在一年前返回了墓園。即使如此,史邁利還是相信約翰遺傳了自己做生意的本事,把墓園的經營權交給了他。然而,王位的轉移是不可能那麽平順的。約翰大概看父親這個土皇帝作威作福覺得很不順眼吧?兩人之間經常發生沖突。然後史邁利病倒了,約翰總算得以發揮自己在殯葬業上的天分,慢慢地把個人的經營風格展現出來。這下子,質疑約翰會不會做生意的聲音也變小了。別看他算盤打得很精,偶爾也會做出孤注一擲、血本無歸的事,只能說是被鬼附身了吧?

跟約翰比起來,威廉比較像母親勞拉。他對做生意沒興趣,反而鐘情於藝術。從學生時代開始,威廉就花了大筆金錢在戲劇上,到現在他仍未放棄自己的夢想,期望有朝一日能從墓園經營者變成一名演員。

至於莫妮卡的兒子詹姆士,則跟勞拉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典型。他天生就是個工匠,若論到屍體的修整及防腐技巧,他可說是東部的第一把交椅,只是他的性格有點扭曲,能否成為一名好的墓園經營者就有待商榷了。

如果史邁利就此咽氣的話,墓園百分之九十九會由約翰繼承吧!但偏偏他們兄弟又不是那麽的團結,所以巴利科恩家和微笑墓園的前途可說是多災多難啊!

總之,在大展經商才能的清教徒以印第安人的墓石為舞台安排了一場騙局後的兩百年,墓碑村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村落。這裏跟二十世紀大部分的城市都不一樣,正好顛倒過來,是活人依附著死人過生活的。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墓碑村”成了一個到處都是墓碑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