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事件的訊息接受者 第一天(第2/6頁)

“這可真是不得了。”田中徹喃喃地說,“看來這陣子有好戲看了。”

田中徹心想,幸好現在正在住院,恐怕沒有人比住院病人更有時間巨細靡遺地掌握事件發展了。謝謝你,骨折。

田中徹的預測,或者該說是願望,在那天傍晚實現了。電視台制作了特別節目,針對暗殺首相一案進行深入報道。

根據報道,警方立即展開了大規模的路檢行動,包含國道二八六號及四號在內,所有方向的主要幹道都部署了數量驚人的警力。“警方的反應相當迅速。”節目中的來賓如此稱贊,接著又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表情說, “五年前那起女律師逃亡案就是因為實施路檢的動作太慢,才讓事態惡化。”另一位女性來賓則戳了他一刀: “特地在律師前面加一個女字,實在令人不敢苟同。”

在警方召開記者會之前,節目只能不斷回放爆炸的影像及目擊群眾的采訪內容。沒有任何正式聲明發表的期間,電視台也只能拿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來重復使用吧。

遊行路線沿途都是因擁塞與混亂而亂了方寸的群眾,所以取得目擊證詞輕而易舉。每一個被采訪的對象都很亢奮,激動地描述爆炸那一瞬間的聲音與煙霧,以及自己後來采取的行動。當然,絕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倉皇逃走,其中有幾個年輕人自豪地表示用手機拍下了爆炸當時的影像,但拿來一看,全都是模糊不清的畫面。

副首相海老澤克男曾經一度在官邸面對攝影機鏡頭。年近七十的海老澤克男有著橄欖球選手的體格,站在年輕的金田旁邊,看起來就像是個壯碩的保鏢,因此經常有人以“牛若丸與弁慶”(譯注:牛若丸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將源義經的小名。弁慶則是他的隨從,體型高大。)來形容這兩人。

因爆炸而失去牛若丸的弁慶努力隱藏內心的慌亂,只說了一句“如今正在搜集情報中,剩下的去問警察吧”便躲了起來。

下午兩點,警方召開了記者會。對於媒體記者、其他觀眾及電視機前的田中徹來說,這是第一場重頭戲。

出現在攝影機前面的,並不是宮城縣警總部的人,而是一個隸屬於警察廳的男人,頭銜是警備局綜合情報課的課長補佐,名叫佐佐木一太郎。

“真像文字處理軟件的名字(譯注:日本某知名文字處理軟件便叫做“一太郎”)。”隔壁的保土谷康志戴著耳機喃喃地說道,接著又說,“而且這男人長得真像保羅。”

“圖騰柱(譯注:圖騰柱(Totem pole)是流傳於美國西北岸原住民族之間的一種木刻圓柱,上面雕刻著各種動物或人臉.保羅·麥卡特尼(James Paul McCartney)則為二十世紀著名樂團披頭士(The Beatles)的成員之一。由於保羅(Paul)與’柱( poIe)’的發音相近,因而有此誤會)?”

“麥卡特尼。”

或許是因為佐佐木一太郎有著微卷的頭發、眼尾下垂的大眼,以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的長相吧。被保土谷康志這麽一說,確實有點像披頭士的保羅·麥卡特尼。“怎能把搜查工作交給保羅呢?”保土谷康志不以為然地說, “這家夥有辦法把兇手困死嗎?”

記者不斷提出各種問題,佐佐木一太郎卻是惜字如金,偶爾還做出看表的動作。這樣的小小舉動,似乎給了記者壓迫感。他不作任何臆測性的發言,只有最簡潔的回答,同時散發出一股不容他人置喙的氣勢。

“遙控直升機是從哪裏飛來的?”

“根據推斷,應該是從爆炸地點旁邊的教科書倉庫大樓某處。”

“某處是指哪裏?”

“大樓裏面或是頂樓。詳細位置,我們還在調查中。”

“警方不但在國道進行路檢,還要求新幹線與輕軌全面停駛,與其說是盤查,根本是將仙台封鎖了。不止是物流業者,就連一般市民的生活也大受影響吧?”

只見佐佐木一太郎擺出一副八風吹不動的姿態說: “現在還無法斷定兇手有幾個人,但我們必須防止兇手從現場逃離。目前估計大概只會維持數個小時,我們已經向企業及交通運輸機構等各方面請求協助,並且獲得承諾了。之後,我們會在強化路檢及監視的前提下,讓新幹線恢復行駛。我國的首相遭到計劃性的暗殺,兇手依然逍遙法外,如此緊急事態,我們只能以非常手段來應付。何況,我們並不是要永遠封鎖仙台。難道你希望警方為了討好企業與業者,眼睜睜地看著兇手自由來去嗎?”佐佐木一太郎瞪著提問的記者,接著說,“如果你如此建議,我們會重新檢討。”

“警察廳與宮城縣警總部之間的聯手調查是否順利?”另一個記者問道,接著又說, “這次警察廳的速度還真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