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事件的訊息接受者 第一天(第4/6頁)

盡管警方大規模搜索“切男”的行蹤,但因其行兇目標是隨機決定的,且留下的線索極少,所以在一年多內增加了二十名受害者,兇手卻依然逍遙法外。

“警方已經組成了專門對付‘切男’的特殊部隊”之類的傳聞也繪聲繪影地流傳開來,甚至還有謠言指出,這些特殊部隊已不受法律拘束,被允許攜帶並使用武器。當然,這部分的可信度極低,但沒有人能證實真偽,也沒聽說特殊部隊成功逮捕了“切男”。

只有一次,某地下寫真周刊以“‘切男’與警察的對決”這樣煽情的標題刊登了一張照片,呈現一個相貌平凡、看起來像中年上班族的男人正從一個手持霰彈槍的彪形大漢身旁逃走的畫面,整張照片的風格簡直像是美式漫畫,文章的結尾還寫著“吃了子彈的

‘切男’雖然倉皇逃走,但為了向霰彈槍男復仇,他現在一定還隱身在仙台市內”這樣老掉牙的句子,配上漫畫風格的對話框中所寫的一句“嚇一跳吧?”徹頭徹尾只能以一句荒謬來形容,再加上照片本身模糊得很,所以幾乎沒有引發任何討論。

此外,某全國性電視台曾經嘗試對“切男”進行獨家專訪,倒是引起了一陣騷動。

據說一開始是個自稱是“切男”的人秘密聯絡電視台,表示“希望說出真相”。電視台起初也抱著懷疑的態度,但聯系數次之後便逐漸信以為真。於是,電視台決定在不通報警方的前提下,讓這個自稱是“切男”的人進入攝影棚,結果卻有某員工基於社會責任感的考慮,認為這麽做不妥,而事先報警。所以在節目開始的前一刻,這個自稱是“切男”的人即被警方逮捕,經過調查之後卻發現,這個人跟“切男”一點關系也沒有。至於被一時的收視率及獨家首播的誘惑給迷了心竅的電視台則飽受社會大眾批評,最後甚至有高層人士因而丟了飯碗。

總體來看,市民已經對這個神秘的攔路殺人魔感到恐懼,因其詭異的行徑陷入恐慌,其結果是導致夜晚外出的人大幅減少,也直接沖擊了餐飲業的生意。

最後,連本地企業的某社長千金也遇害了,於是“借由機器設備改善治安之法案”在國會裏被提了出來。此法案的提出顯得頗為匆促,想來是因為,那個女兒被殺害的社長是勞動黨某資深議員的嶽父之故吧。話雖如此,也沒有人明顯抱持反對立場。

“難道要眼睜睜看著無辜百姓繼續被殘殺嗎?”這樣一句話,就足以堵住所有反對者的嘴。

此法案的內容乃是對個人情報及隱私權的重大侵害,若是在平時,勢必會引發強烈反彈,但仙台市民以至於全國人民已經在“切男”的恐怖陰影下生活了一年以上,因此該法案在國會也就這麽順利通過。

不久,政府便在仙台市區內裝設了情報搜集裝置,那就是所謂的防範監控盒,目的是為了遏止犯罪,提升搜查情報的質與量。防範監控盒日夜不停地將行人的影像經過壓縮後儲存起來,同時也會錄下行人所使用的手機、PHS的通訊情報。

“美國自從經歷過‘9-11’事件後,不是馬上通過了‘愛國者法案’嗎?”初中生以他三寸不爛之舌滔滔不絕地說著。

“這法案聽起來不錯。”,金色夢鄉

“這也是我剛剛所說的,命名的技巧。愛國這兩個字聽起來很高尚,其實裏面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政府可以靠這個法案合法竊取人民的通話記錄、電子郵件收發記錄等各種情報。”

“什麽?”

“以前的做法是先找出某個可疑人物,再申請搜查令,擷取這個人的情報。但這年頭已經不同了,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隱藏恐怖分子,所以只能先掌握所有人的情報,再從中找出可疑人物。”

“我還以為美國很注重人權呢。”田中徹語帶諷刺地說道。

“為了防止恐怖襲擊再度發生,大多數的人也只有默許政府的監視行為。看看我們日本,在仙台設置監視系統也絲毫不費吹灰之力。”

“這是因為大家不認為自己會受到嚴格的監視吧?只要能抓到殺人兇手,也就睜只眼閉只眼。”

“話是沒錯,不過,我認為就連那個切男的案件也是被設計出來的。”

“被設計出來的?”

“為了順利設置監視系統,必須先讓人民害怕,一定是這樣。我們這個國家的人啊,只要一害怕,什麽事情都可以答應。那個‘嚇一跳吧?’的台詞,你不覺得很假嗎?又不是漫畫。”

“這世界上的事可沒你這個初中生所想的那麽單純。”田中徹笑道,接著說,“人民不會那麽簡單就被騙的。”

“但現實是,監視系統確實已經裝上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