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瞬間刺殺(第4/11頁)

  而童剛正和鄭尚不動,趙匡胤就更沒有理由動了。他這趟是來談生意的,而且很明顯此前對方已經有所誤會,連交流的機會都不願給自己。所以現在不要說出手了,就是話說錯了,結果都是會迥然不同的。所以他只能等,等對方做出反應,不管有利的還是不利的,有了反應自己才能相機行事。

  趙匡胤如磐石般與敵對峙,而旁邊的張錦嶴卻是隨著潮湧浪擊之勢猛然間出手了。

  他是抓住船體被潮浪推拱出一定傾斜度的時機,身體突然滑向與大船相靠的船舷,然後采取單腿跪姿盡量穩住下盤,右手撐扶住船舷穩住上身,以左手單手持槍,甩出一個大朵的槍花。甩起的槍花並非為了攻擊,而是封住一個很大範圍的進攻面,因為在這個進攻面上有兩個光華閃爍的團花滾動而來。

  兩朵團花護住的只有一個人,這人就是剛才在大船船頭上的第三個人。此人一手也是單手持磨鋼長槍,另一只手持一把九齒鋸背刀。很少有人能刀槍一起使用,除非傳授此人技擊術的人或者他本身曾經是操船的高手。只有這樣的高手才習慣於一手持篙一手揮刀進行搏殺。而九齒鋸背刀原本就是船上高手經常使用的刀型,它不僅可以砍殺,而且能割纜鋸桅,破船斷樁。再有,現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不是操船的高手,怎麽都不可能在船體起伏勢頭對自己並不有利的情況下依舊滾動身形攻撲過來。

  查閱過各種書籍和民間傳說後獲知,歷史上能以雙手各使刀槍而成名的高手極少。數得上的恐怕只有方臘造反稱王時手下的鎮國將軍厲天潤(2)。而眼前這個高手也姓厲,叫厲隆開。江湖人稱“劈江挑山”。至於他和水滸傳中提到的厲天潤有沒有關系,筆者沒有找到任何佐證資料。但是有幾點巧合讓人感覺他應該是厲天潤的一宗先輩,首先他也姓厲,所用兵器與厲天潤完全相同,這情況已經很是少有。然後從一江三湖十八山的勢力範圍來看,他們最重要的活動位置也是在方臘後來起事的範圍中。另外與厲隆開搭档的鄭尚擅長用鐵磚傷人,而方臘的手下大將中也有個會用金磚打人的鄭彪(3)。鄭彪不但也姓鄭,除了會使用金磚傷人,還會妖法祭請神鬼對敵(4)。而鄭尚加入一江三湖十八山的時間並不長,能有如此地位也是因為他會一些玄學詭異之術。所以再加上這些巧合相互證明,不單能說明厲隆開與後來的厲天潤有關系,那鄭尚和後來的鄭彪也應該是有關系的。

  張錦嶴單槍封住攻擊面,但只能是一時間阻住厲隆開。一朵槍花怎麽都無法擋住那兩個鋒芒化成的團花,除非張錦嶴的技擊術能高出對手很多,槍法快過對方雙倍。張錦嶴的技擊術沒到那樣的功力層次,而且更吃虧的他是馬步將,而對方是操船高手。在大潮巨浪中顛簸盤旋的船上對決,更是落盡下風。所以才走了四五招,張錦岱就已經被逼得離開船舷,身體隨著船體的搖擺逐漸往後滑行。

  這樣一來,趙匡胤的局勢就危險了。一旦厲隆開沖上了小船,分出一刀或一槍旁攻於他,那麽童剛正和鄭尚便可以借機尋隙夾攻,趙匡胤能耐再大也難以阻擋。

  這時張錦嶴好像徹底氣餒了,索性徹底放棄了阻擋。他單腿跪著的身形一下滑退到船的另一側,將背部抵靠住船舷。單手舞動的槍花脫離了對方刀槍的合力糾纏後,他便沒有了任何需要面對的負擔。這是一個以退為進的招數,是要將自己全部精力用於另一種方式的攻擊。

  厲隆開很自信,他覺得自己將對方這一槍逼開是預料中的結果。但他也多少覺出些不對,對手的狀態、反應好像在什麽方面存在不合常理的現象。是哪裏呢?就在他舞動刀槍縱身往對方船上縱出時,腦子裏突然靈光閃現。對了!對手怎麽始終只以左臂持槍?一般而言,不管練家子練的是單手槍還是雙手槍,在遇到強勢的攻擊而無法阻擋時,最正常的反應應該是下意識地雙手持槍護著自己,然後才移動身形後撤。但是這個對手始終是單手槍,並沒有下意識護住自己要害的動作。不好!這是誘招,是佯退!

  但是身形已經縱出再難退避,厲隆開只能是將刀槍的團花舞動得更加密集,同時將身形盡量收縮,盡量躲進刀槍團花的防護範圍內。

  龍勢揚

  連續三聲脆響,是五彩飛蝗石被舞動刀槍崩飛的聲音。厲隆開從飛蝗石擊打手中兵刃的力度、角度感覺出,對手的暗器力大且狠。於是,厲隆開立刻身形下沉,是要在船舷上踩一腳。這樣可以穩住身形,重新調整下落方位,然後再迂回而進,讓對手抓不準目標攻擊飛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