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4/6頁)

“……他們從莫恩山脈由水路運來大鵝卵石,從維克婁山脈運來大塊石英,用來美化此處的外貌,還建造了精確的天文學裝置,直到五千年以後的今天,這套裝置仍然能夠使用。朋友們,試想一下我們現在就站在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日光校準儀器旁邊。我想,紐格蘭奇這個地方教給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能忽視我們的過去!謝謝大家。”

又是掌聲一片。該我發言了。

“謝謝你,芙蕾達。依蘭?”

即使是現在,自己雖然已近不惑之年,但是要我在我以前的兩位老師面前發言,仍然會感到緊張——無疑,她們會結合對我上大學時的印象來評估我今天的表現。“依蘭,豐富的想象力對考古學家來說至關重要。”瑪格絲曾經說過,“但是,如果你想做埃裏奇·馮·丹尼肯第二的話,我建議你去學飯店管理。”這是專業人士對《諸神之車》的態度,該書作者丹尼肯曾經營酒店業。“要設想,但不要幻想。”這是芙蕾達的原話,雖然語法顯得有些奇怪,但更為簡潔。

我深吸一口氣,說道:“接著剛才芙蕾達所說的話題,來布魯·納·波因尼的遊客經常會問:在眾多的圓丘中,為什麽只有一個圓丘建有特殊設計的太陽窗?我自己也不能排除這樣一種感覺:答案顯而易見,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它。”

“假設,我們不試圖去理解他們的世界對我們的世界的侵擾,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我們世界的某件東西擲回他們的世界——通過我們的想象,是的,想象。”我說出了那個單詞。我看了一眼兩位年長同行的表情。她們的表情並沒有什麽變化。繼續說下去。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時空穿梭的方式回到從前,把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帶去送給五千年前在這裏聚集的人們——比如說,這件東西……”我從口袋裏拿出CD,舉高,讓它捕捉光線,“最好是讓數以百計的觀眾人手一盤CD——他們會用手裏的東西幹什麽?”

“就像你剛才所做的,”赫伯說:“折射陽光。”

“完全正確!這樣,匯集在這邊山坡上和那盡頭的人群所看到的將是一幅更加壯觀的景象。”

我看出同行們的臉上有些迷惑不解。

“我想我要說明兩點看法:其一,曾經發生在紐格蘭奇的祭儀很可能要比我們想象的更為宏大。其二,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在‘假於物’方面與我們並沒有什麽區別,就是盡可能地使事情滿足我們的信仰和行為的要求。他們只是沒有想過可以用CD來播放音樂。我們將對紐格蘭奇的作用一無所知,除非我們認為……”我環顧天窗,這是當年為使冉冉升起的太陽把光芒射進圓丘而設計的。“我引用一位友人最愛講的一句雙關語——除非我們站在窗戶外面去思考。”

掌聲起來了,而且是雷鳴般的掌聲。人們肯定以為我這是在街頭賣藝呢。

赫伯正要說話,忽然從我們身後傳來一個尖細的聲音:“這不是墓穴,而是子宮!”

伊莎貝拉急匆匆地跑過來,仿佛大家都在屏住呼吸聽她宣讀最後的判決一樣。“這不是墓穴,而是子宮!”她又重復了一遍。“作為女性,我感到不快的是考古界一直為男性所把持,對新觀點的限制和約束由來以久。過分強調死亡而非生命就是……就是典型的男權主義。”

“請原諒,”我說,“失陪一會。”我們偷眼瞧見雪利正背對著我們仔細觀察入口處巨石上的圖案。

“我們到後面去一下,”我抓著他的胳膊,“不要大聲嚷嚷。”

我們走下入口處的台階,我們從康·頗賽爾面前經過時,他一臉驚訝地看著我們,我告訴他不要關閉圓丘裏的燈。我在雪利的身後一路推著他爬上狹窄的墓道,墓道由被稱為“直立石”的巨大石塊鋪就。

“出什麽事了?”他扭過頭來問我,對我的堅持頗感費解。

我直到進入墓室才開始講話:“你知道嗎?你讓我非常難堪,到最後一刻才讓我幫你找入場券,你至少應該給我解釋一下原因吧?”

雪利顯得非常局促不安。我雙手叉腰,等著他跟我解釋。石室中絕對的安靜使得氣氛變得更加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