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蛙聲(第2/7頁)

狄公道:“大凡詩人都要娶一個知音的人作為妻子,才可唱隨和合,不然,雅俗異趣,久則乏味,終不是美滿的。”

“老爺,那孟夫人雖不通文墨,心地可賢惠哩。又溫柔,又嫻靜,將孟先生服侍得十分周到。”

柳蔭官道愈走愈窄,四人岔入一條小徑,在林木疏密處隱隱可見到一片沼澤地,水氣氤氳間深綠淺翠,別有一番景色。

狄公四人在竹柵門前下了馬。狄公推開竹柵門,頓見一座寧靜幽雅的大花園,一座歪斜的板橋通向蓮花池中央的小亭。蓮花池畔,芳草萋萋,野花含靨,水鳥喁喁,蝴蝶盤旋。蓮花池上則新荷一片,幽香陣陣。微風拂來,荷葉翩翩,波光搖動,宛如畫中一般。

袁凱道:“孟先生終日在這花園裏吟詩品茶,養頤晚景。”

狄公點點頭,踏著搖搖晃晃的板橋,走到了那翼小亭裏。小亭上翹著的六角飛檐上,各垂下一個銅鈴。亭柱的紅漆已斑駁脫落,亭頂的綠瓦也參差殘缺。蓮花池對面,疏疏幾間房舍,被一株參天的大橡樹遮蔽了大半。亭子的濃蔭裏只見靄靄晨霧彌漫,不聞一點雞犬之聲。

小亭內站上四個人,便顯得擁擠。狄公細細向斜靠在竹椅上的死屍看了半晌,又摸了摸死屍的雙肩,扳了扳死屍的臂膊。

“屍身剛僵硬。——天氣如此悶熱,四周又如此潮濕,一時不易斷定死者遇害的時間,大略應在午夜之後。”

狄公說著,將刺入死者左胸的匕首拔了出來,反復端詳。那匕首鋒刃閃閃,甚是銳利。

馬榮道:“老爺,這種匕首城裏隨處可買到,並不稀罕。”

狄公默然,將匕首遞給了馬榮。馬榮用一張油紙包了,納入衣袖。狄公見孟嵐瘦長的黃臉已走了形,嘴歪斜著,一對混濁的烏珠安詳平靜,雪白的山羊胡子並不淩亂。——顯然臨死前並不驚惶恐懼。

狄公拿起圓桌上那把錫酒壺搖晃了幾下,裏面只剩一丁點酒了。他又拈著酒壺邊那只瓷杯端詳了一陣,點點頭,納入衣袖。

他命巡官:“你去找一副門板來,設法將屍身擡回衙裏。”又轉臉囑袁凱:“袁掌櫃在此亭內稍候片刻,下官去池那邊看了就來。”一邊示意馬榮,隨他同去。

狄公、馬榮踩著那“吱吱喳喳”搖晃的小橋,來到蓮花池畔,繞著水堤轉到花園那頭孟家的宅舍。

馬榮上前敲了敲門,半晌門開了,出來一個面目姣好的侍童。侍童聽說是縣令前來訪察,忙進內屋稟報。狄公見外屋四壁蕭然,微風吹隙,幾件家具都十分破舊,不由對馬榮道:“兇犯作案顯然不是為了偷盜。”

馬榮低聲說:“老爺,主婦來了。——喲,作案動機有了:年邁衰老的丈夫,年輕貌美的妻子,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總不落此套數之外,嘻嘻。”

狄公擡頭,果見一年輕美貌的女子,娉娉婷婷,輕移蓮步從內屋走了出來。那女子雪膚花容,烏雲不整,鳳眉下一對大眼,深明透亮,頰上閃閃幾滴淚珠,朱唇外朗,皓齒內鮮,狐眉抖瑟,柳腰搖擺——雖淡妝素裹,總不掩其窈窕嫵媚之態。

女子上前向狄公、馬榮深深道了萬福,便垂手退立一邊,靜候狄公問話。

狄公溫顏說道:“孟夫人,下官深擾了。人命關天,豈敢延誤?萬望夫人相助官府,偵破此案,拿獲真兇,為孟先生雪仇。”

孟夫人微微點頭,不敢正面看狄公一眼。

狄公問道:“夫人昨夜最後見到孟先生是何時?”

孟夫人低聲答言:“先生昨夜與小婦人在這屋裏吃的晚飯,飯罷先生在燈下讀了一會書,又說花園裏月華當空,十分靜美,便自去蓮花池那小亭內飲酒賞月。”

“孟先生常去那小亭飲酒?”

“是的。如此炎暑天氣,他三日兩頭都要去那裏小酌納涼,吟哦詩句,自得其樂。”

“他可在小亭內會客?”

“不,先生深居簡出,絕少見客。即便有客來訪,也大多在白天,只在這屋內呷幾口茶,說幾句話,便要送客了。他從不去那亭子裏會客。先生愛清靜,總嫌世人混濁,怕玷汙了他。”

她眼圈微微發紅,眸子裏閃出淚花,嘴唇顫抖,抽抽噎噎又繼續說道:“我與他燙了一壺熱酒,送到那亭子。他囑我先回房睡了,說他想在小亭內多坐一會。我便自來房中安睡,誰知……誰知今天一早,侍童來我房中報訊,說先生他被人害了……就在那亭子裏。”說罷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