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湖濱案 第十四章(第3/3頁)

狄公又反復思索起杏花的事來。一時也心緒搖蕩,難見眉目。

馬榮來報,他已將江幼璧護送回江宅。江老夫子見兒子死而復生,西天歸來,幹凈不信自己的耳目,鼻涕眼淚哭作一堆。闔家歡喜自不必說。

狄公道:“更可歡欣的事還有哩。豈止是江秀才一人死而復生,西天歸來。此刻我們已斷定劉月娥也沒死,只是被毛祿脅持藏匿。哪日捉住毛祿,追回劉月娥,江家又正不知如何高興哩。夫婦兩個都從酆都城裏經歷回歸,也是人境罕見的奇聞哩。”

正說話時,喬泰領鴇母來到內衙叩稟狄公。鴇母見了狄公趕忙道了萬福,叩日:“這位衙爺催著老媳婦趕路,連件衣衫都不及換。大老爺視我醜態,休要見笑。”

狄公正色道:“毛祿弄來的那個女子叫什麽名字,此刻可還在你院裏?”

鴇母一聽,嚇得雙膝跪地,叩頭道:“早知毛祿這歪廝要殃及於我。大老爺明斷,老媳婦這身子怎阻擋得毛祿惡煞漢子。”

狄公惱怒道:“本縣只問你那女子是誰?此刻躲匿在哪裏?休得要蔓枝扯葉,唣羅不清。”

“那女子的姓名我真的不知。”老鴇哭喪著臉,“毛祿半夜三更領了她來舍下。老天爺知道,這女子一臉病容,好不慘淒。被毛祿這歪廝又吼又打的,只是渾身哆嗦,不敢言語。老媳婦上前功了幾句,毛祿便道,這裏權且借宿一宵,明日再來領她。我趕快打了兩個雞子滾水,放了紅糖,讓她吃了補補身子,又勸慰了半日,方才睡去。

“誰知第二日一早,那女子竟來了氣力,又踢門又叫喊,大罵毛祿拐賣良家婦女。毛祿來時,又是一頓踢打,算是服帖了,乖乖跟著毛祿去了。並沒說去哪裏。——我這裏句句是實,但有半點瞞遮,打殺老奴才,不叫屈,只恨毛祿這賊害我。”

狄公道:“此刻你且回家去。倘若衙門訪出你有調舌謊語,即刻查封你的院子,拿你去虞候處服役。”

鴇母又搗蒜般叩了幾個頭,鼠竄而去。

狄公問親隨幹辦:“劉月娥果然未死,只是被毛祿劫持而去。從目下幾路供詞判斷,毛祿必是挾劉月娥去了橡樹灘。你們中可有人認識或去過那個地方?”

喬泰、馬榮搖頭。陶甘道。“我雖未去過橡樹灘,但聽過不少那裏的傳聞。橡樹灘是座北地界的一處湖蕩,瀕臨我漢源。湖中蒹葭蒼蒼,蘆葦遍是,水道港汊,不計其數。歷來是強人水賊出沒之處。官府一向設可奈何,進剿不得。聽說那裏如今嘯聚有四百來人,攔劫過船客商,搶奪財物,風高放火,月黑殺人。那邊官府也只是充耳不聞,一味推諉,苟且圖幸。”

(蒹葭:讀作‘堅加’,蒹:未曾秀穗的蘆荻;葭:初生的蘆葦。兩者都是常見的賤值水草。——華生工作室注)

狄公蹙眉道:“清平世界,豈能容這群盜賊橫行無阻?橡樹灘地勢復雜,水道縱橫,固是許多不便,但官衙豈可不思舉動,束手無策,坐著彼等擾亂地方,殺戳無辜。如今毛祿這廝殺人劫物,又挾持了一個良家女子逃匿彼處,我漢源縣豈可不聞不問,任其逍遙法外?——不知喬泰、馬榮兩位有何妙策?”

馬榮道;“這群匪盜,雖依仗地理,為非作歹,殘害百姓,去來無蹤,神出鬼沒。我與喬泰哥可以喬裝潛入地彼,假充強人,與彼周旋。窺著良機,與官軍裏應外合,一鼓殲滅蕩平之。我從小生長水鄉澤國,慣會水性,想來到彼地不會驟露形跡。——除是拿獲毛祿歸案,亦可為地方立一大功,使百姓漁樵耕釣,長享太平。”

喬泰也拍手稱善,又道,事不宜遲,作速動手,方可湊效。

狄公欣然允納:“我這裏即修書與涇北縣令,你兩個先去那裏連絡就緒,再行潛伏。涇北縣見我書信,必然協力配合,此事乃可望成。你兩個更須小心謹慎,見機而作,萬不可小不忍亂大謀,貽誤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