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鐵釘案 第二十章(第2/7頁)

“葉泰,暗中害你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達元!是你將於康和廖小姐幽會之事吐露給他的吧?”

“老爺此話說到哪裏去了?這於康、廖小姐暖昧之事,並非我透露於朱員外,恰恰是朱員外自己最先知道——他親眼見著他們兩人幹的好事。但他卻從未告訴過別人。一日,我去朱員外家,在房門口忽聽見朱員外在房裏大罵於康,說他狗膽包天竟敢白日裏在他房中與廖小姐幽會。管家通報了我來拜訪,我走進房裏時,他卻十分平靜,於康也不知溜到哪裏去了。他照樣有說有笑,似乎並沒有不快之事。”

狄公撫掌笑道:“原來如此。但你卻利用偷聽來的秘密去訛於康的錢財。好在老天已懲處了你,以後切不可再走邪道,自甘墮落,更不許去那賭窟、妓館了!”

葉泰沮喪地點了點頭,葉彬站起向狄公拜謝告辭。狄公送葉氏兄弟到衙舍門口。

-------------------------

第廿一章

第二天整個州城沸騰了,憤怒的百姓成群結隊擁向衙門吆喝、叫囂,辱罵州衙官吏,士卒也不敢上前勸阻。

早晨狄公騎馬去舊校場遛了幾圈,舊校場上的人群高聲辱罵“狗官”、“昏官”,有的竟用石子向狄公投擲。狄公只得灰溜溜返回衙院,緊閉了州街大門,整日不出。

陶甘、馬榮、喬泰三人則陪侍著狄公,寸步不離。只是彼此都心情陰郁,緘默不語。

狄公開始料理辭職的一應善後事宜。喬泰、馬榮雖不甘心狄公就此丟了前程,整日外出尋訪陸陳氏的線索,奈何一州的百姓都在怒罵狄公,哪裏還能順利勘查,故也只是空手而回。唯一使狄公開顏欣慰的是狄夫人從太原來了家書,報道老嶽母的病已痊愈。目下三位夫人正打點行裝準備啟程來北州任所。信中還問狄公需要她們從太原帶些何物來北州。狄公看罷,不覺心酸。他明白倘若陸陳氏之案日內沒有意外的突破,而陸陳氏又遞狀告到河北道黜陟大使署上,恐怕他這輩子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妻子兒女了。

第三天一早,北鎮軍諸路兵馬都統來了一封緊急公函,公函說連日來北州暴徒千人騷亂邊庭,地方治安太壞,都統為之深表憂慮。他警告狄公,倘若幾天之內不將民風整肅、法紀嚴飭,邊庭萬一出現不測,聖上震怒,狄公可要人頭落地,殃及九族。狄公看罷公函,汗如雨下,憂心如焚。

他心裏明白,此際他倘若再不站出來向北州百姓宣布自己的辭呈,交出印璽,摘下烏紗,北州的百姓決不會善罷甘休。他命陶甘撰寫一紙告示,擬定明日早衙當堂宣布辭去刺史官職,上表吏部,戴罪待命。

他又對馬榮、喬泰說:“此刻你們不要來打攪我的平靜,中午可來衙舍將我簽押的辭呈復寫了到州城各個角落張貼。百姓一旦知道我狄某辭官,秩序必會安定下來,憤怒的群情也會頓時平息。”

陶甘、馬榮、喬泰三個忠心耿耿的親隨不禁抱頭痛哭。狄公一旦辭官,卷席擔囊回鄉,他們三人也只得分道揚鑣,各奔前程了。又想到洪亮的慘死,不由更添了三分悲傷。

狄公轉出街舍,回到府邸。——自從三位夫人啟程去了太原,狄公還是第一次回到府邸。狄公喚管家備下高燭紙馬、禮盒信香及三牲福物、酒饌果品,隨他去家廟祭祖。

狄公祭畢列祖列宗,從莊嚴肅穆的家廟回到衙舍,心情反覺舒坦,平靜。“禍福無門,惟人自招”,既然是自己招來這件無端的大禍,他當然只得束手待命,寄望於皇天後土和祖宗蔭德了。此刻他只求丟官莫丟命。他想起聖上頒賜給他的一封帛書,那是聖上禦筆撰寫的一首贊詞,贊美狄公在蓬萊縣的出色成績。他盼望憑這禦筆帛書的護佑,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一份可以苟且到晚年的家產。

-------------------------

第廿二章

狄公用鋼火簽將火盆裏的炭塊挑了挑,讓火苗升上,又拉過一張靠椅坐下,將手伸向火盆上不住地搓動。

突然衙舍的門被推開了,狄公擡頭見進來的是郭夫人。他禮貌地說道:“郭夫人見諒了,你大概也已聽說下官已經提出了辭呈,烏紗帽已摘下,保不定哪天被戴上大枷押去京師刑部受審。此刻你有什麽事稟告,可徑直去找陶甘,或值房書記。”

郭夫人低眉垂手,沉吟不語。半晌她輕啟櫻唇,說道:“聽說了狄老爺要辭官,我們心中很是不舍,我丈夫要我來向老爺表示謝意。”

“謝意?倒是我應向郭先生表示謝意,下官在北州任職時間不長,卻承蒙你丈夫不少幫助。”

“那麽,我呢?老爺就不需要我的幫助了?”

“你的幫助?——你將女牢管理得井井有條,我深深感佩,但是如今我自己已是一個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