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瘋的兇手(第5/9頁)

這本書還描述了患者的主觀症狀,包括幻覺、妄想、自我障礙等;以及客觀症狀,包括行為或生活方式的異常等。

例如,患者會懶散懈怠不去工作,即使去工作,也從來沒有條理;不注重儀表,邋裏邋遢,早晨不叫就不起床,也不洗臉,總是穿著同一件衣服,不注意個人衛生;懶惰,一天到晚都渾渾噩噩;做事不計後果,不按照指示做事;其中有些無家可歸,需要警察照顧;學習或工作上沒有目標;患者的價值觀普遍很奇怪,常人無法理解;總是給他人添麻煩,毫不關心別人,缺乏對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適應力,無法與別人共同生活,完全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裏。

書中還寫有關於患者表情的描述。

他們的表情冰冷、僵硬、空虛、怪異,或者沒有表情。經常冷漠而無意義地癡笑、眉頭緊皺、撅嘴等。

這本書在情感反饋(患者多淡然面對所有事物,沒有感情)、行動(動機不明、無法預測、無法判斷患者的心情)、言語(患者的語言思路支離破碎,各部分之間缺乏聯系,總重復無意義的話,邏輯混亂)等方面也撰寫了很多內容。

猿渡卯平在各處的圖書館裏讀著這類書,遇到重要的段落還伏到桌上做筆記。他把這些內容都寫在小本子上隨身攜帶,決不讓妻子發覺。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會像面臨考試的學生一樣,把筆記拿出來反復熟讀,記入腦海。當完全記牢之後,他會燒掉筆記。

不僅如此,晚上鉆進被窩後,他還偷偷練習筆記上記錄的內容。妻子不在的時候,他就在家裏實際操演,要不就找沒人的地方自我訓練。他正在同死神對賭。頭號敵人是精神病醫生,第二號敵人是檢察官和法官。他必須不斷訓練自己,做好充分準備。最重要的是,他必須練成面對任何危機都毫不畏懼的膽識。有的人具備巧妙的演技,但是,再出色的演員也不具備與死神展開較量的果敢勇氣和堅定精神。

04

〇、荒磯滿太郎遇害案被告猿渡卯平的精神狀態鑒定書:

鑒定事項:要求鑒定荒磯滿太郎遇害案被告猿渡卯平在行兇時(昭和四十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精神狀態,以及現在的精神狀態。

一、犯罪事實:

昭和四十年八月二十五日晚上六時許,被告於文京區本鄉彌生町××番地的道路上,突然襲擊該區曙町××番地金融界人士荒磯滿太郎(六十二歲)。被告手持短刀刺入被害人後背,將被害人按倒後騎在其身上,刺傷其心臟等五處部位,導致被害人當場死亡。

二、鑒定人於現場的調查結果:

親屬履歷(略)

本人履歷。經調查,被告在小學、初中、高中時均成績良好,高中二年級時曾因肋膜炎休學六個月。被告的父親在世時經營裝裱店,收入豐厚。因此,被告得以進入××私立大學經濟專業。被告有志於將來在銀行或大公司任職,但因父親亡故,經濟來源斷絕,不得已於大學二年級時退學,繼承父業。

昭和三十九年二月,被告裝裱畫作時發生意外,遭到客戶索賠。因經濟能力有限,被告從被害人荒磯滿太郎處借取高利貸七十萬日元。裝裱事故發生後,被告的生意頓時冷清,經濟拮據。因高利貸壓迫,被告變得郁郁寡歡。據其妻安子提供的證詞稱,那起事故過後,被告開始變得行為怪異。從昭和四十年三月開始,被告的病情逐漸惡化並患上失眠症,食欲不振,經常摔盆砸碗,總是要對食物進行仔細檢查後才肯下咽。在妻子的奉勸下,被告曾去某精神病院接受檢查與治療,但沒有任何好轉。被告曾聲稱警察要來逮捕他,還曾經撲向路邊巡邏的警官。被告言語含混,無論問什麽總是回答得不著邊際,前後矛盾。被告經常自言自語,像出現幻聽一樣,或者突然從家中飛奔出去,不知去向。

據被告妻子安子所述,昭和四十年二月前後,即被告的病情還未嚴重之前,被告曾告訴她,說他在十九歲時,曾在池袋的酒吧內與地痞發生口角,被木棒暴打過。當時他陷入昏迷狀態,回家後因感到屈辱,並沒有向雙親講述此事。他說他的頭痛可能是那次傷害的後遺症。

這以後,被告有時晚上出門後,會接連兩天不回家。當妻子問他去哪裏時,他回答說,畫商蒼古堂有裝裱工作要委托給他,他前去進行商談,然後就住在那裏了。有時則說他住在朋友家。但這些都是謊話。甚至有時,被告會半夜突然對妻子說,有朋友來了,快去開門,門外卻空無一人。據被告妻子陳述,被告對被害人荒磯滿太郎沒有任何憎惡,被告曾說,沒能及時還債,很對不起荒磯滿太郎。

然而,自八月上旬開始,被告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最終釀成了悲劇,致使荒磯滿太郎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