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目標就是柏林(第2/5頁)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陸軍元帥,柏林戰役中指揮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

朱可夫自知重任在肩,他離開了斯大林的住處,立刻去找安東諾夫商量計劃,兩人在辦公室裏工作了一個通宵。第2天早晨,斯大林親自來到了最高統帥部,並更改了會議時間,決定立即召開國防委員會全體會議。安東諾夫和朱可夫的計劃獲得了通過,進攻柏林就此被提上議事日程。其實,當時蘇聯考慮的最多的是盟國的行動。事實上早在1944年英國首相丘吉爾訪問莫斯科的時候,英國陸軍元帥艾倫·布魯克就毫不掩飾他們的目標,聲稱他們在包圍魯爾之後的主要目標將是柏林。英國人也一直認為他們一定能完成攻克柏林的任務。就在斯大林決定召回朱可夫的前一天,也就是1945年3月7日,美國軍隊已經占領了雷馬根大橋,突破萊茵河防線指日可待。

斯大林為什麽如此急於攻克柏林,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1942年5月,得知英國和美國正在研究原子彈的消息,斯大林皺緊了眉頭。之後幾天,他將貝利亞等當時頂尖的原子能物理學家請到了他的別墅召開會議。至此,“博洛季諾”計劃出台,蘇聯的核武器研究加緊了追趕英美的步伐。其實在半年前,一個英國的投誠者就曾經說出了這個秘密。但當時蘇聯正忙於同德國的戰爭,莫斯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根本無暇顧及。斯大林還一度懷疑是英美兩國故意釋放的挑釁信息,憤怒之余並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這一次,他覺得不能再等了。

蘇聯核計劃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資源的匱乏。當時蘇聯根本沒有發現鈾礦,而歐洲鈾礦的主產地捷克斯洛伐克和薩克森都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之下。無奈之下,蘇聯的購買委員會向美國的“戰爭生產董事會”提出了購買鈾氧化物的申請,在經過與美國的多次談判後,美國政府象征性地向蘇聯出售了一些鈾原料,代價是了解蘇聯目前核計劃的進展。即便是在1945年,蘇聯終於在哈薩克斯坦發現了鈾礦,其產量也遠遠不能滿足研究的需要。

“博洛季諾”計劃得到了共產主義支持者強有力的幫助,克勞斯·富克斯甚至向他們提供了美國的核武器計劃“曼哈頓”計劃的詳盡數據。蘇聯的特工組織對伊戈爾·庫爾恰托夫教授的研究小組實施了全方位的監控。蘇聯核計劃負責人貝利亞從一些蘇聯科學家口中得知了德國原子能研究中心所在地,是位於柏林西郊達萊姆的威廉物理研究所。整個研究就在一個叫作“菌室”的地下堡壘中進行,之所以用這個名字只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使那些不明就裏的人不敢到這裏來打擾。在地堡的旁邊有一座電塔,這是一個能產生150萬伏電壓的回旋加速器。貝利亞聽到這一消息立刻報告給了斯大林,但他並不知道,德國已經將原料進行了轉移,7噸鈾氧化物等大部分原料被轉到了黑森林裏的海格勞赫,只是由於戰爭的混亂,還有一些原料和器材被錯誤地運往了達萊姆。

此時的斯大林必須要更進一步,因為柏林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首都、一個城市那麽簡單,它的重要性無可取代。馬克思曾經說過:“誰控制了德國誰就控制了整個歐洲。”斯大林知道,誰控制了柏林,誰就控制了德國。可是在艾森豪威爾看來,盡管無論從政治還是精神上柏林都是德國權力的象征,但柏林並不應該是西方盟軍攻占的目標。事實上,當時的美國還沒有認識到歐洲的重要性,他們只想快速贏得對德國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因為他們在太平洋上還有另一個敵人——日本,他們要盡可能地保存實力。

艾森豪威爾在3月2日發電報給美國駐蘇聯的聯絡官約翰·迪恩少將,詢問他是否打探到蘇聯關於進攻的計劃,接下來2個月的戰爭中是否會有所停頓。迪恩少將何嘗不想知道斯大林的想法,可是他從安東諾夫那裏得來的消息往往是蘇聯想讓美國知道的。有時候,他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刻意的掩飾和故意的誤導。

與此同時,與艾森豪威爾關系緊張的蒙哥馬利要求獨自領導盟軍進攻柏林。當時的蒙哥馬利已經完全不把艾森豪威爾放在眼裏,他認為陸軍統帥的寶座應該是他的,他才是真正的指揮者。兩人的關系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這在盟軍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艾森豪威爾也對蒙哥馬利非常不屑,認為他滿嘴的大話,把牛皮吹上了天,高傲得不可一世。而他此次攻打柏林的要求,也不過是想爭取到這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功勞,搶去其他人的風頭。況且在實戰中的諸多細節部署上,蒙哥馬利顯得漏洞百出且能力有限——他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才能完成一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