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憶內戰(第4/9頁)

內部動亂始於

執政官梅特路斯

內戰的原因,內戰的邪惡,還有內戰的方式

命運的遊戲,致命的友誼

如此偉大,那鎧甲

因未得到救贖的血而汙跡斑斑——

一切充斥著骰子遊戲般的危險——

正是你所面對的一切,而火焰被踏滅

灰燼依然在燃燒。[18]

作為愷撒的支持者,在愷撒被謀殺的陰影下工作,毫無疑問波利奧是認為還沒有為死去的將軍復仇(所以賀拉斯寫道,“那鎧甲/因未得到救贖的血而汙跡斑斑”)。因此,他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光復運動。愷撒越過盧比孔河時,他已經知道一切都將像一場賭博;或者用那句被世人認為是出自愷撒之口的名言來說,“木已成舟”。通過回顧愷撒的格言,賀拉斯巧妙地將愷撒的決定與波利奧的危險任務(“一切充斥著骰子遊戲般的危險”)結合起來。最大的危險在於記憶之火的延續。即使這種記憶之火只是一小團,也可能會變成具有破壞性的東西,冒煙的火山總是更容易噴發。內戰爆發的可能性是永遠存在的。討論內戰史就像接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從公元前1世紀80年代開始到公元1世紀60年代,在這超過一個世紀的羅馬歷史中,內戰不斷地在爆發。蘇拉與馬略之間的第一次內戰是在公元前88—前87年,而這也導致了他們在公元前82—前81年之間的第二次沖突。20年後,公元前63年,蘇拉戰爭中的貧困退伍老兵支持了元老院議員喀提林(Catiline)企圖控制這座城市的陰謀。西塞羅本是這場陰謀的謀害對象之一,但他察覺到了危險,並發表演說,對喀提林進行政治指控,從而擊敗了這個共和國的敵人。大約又過了20年,愷撒發動了內戰,拉開了一場斷斷續續的武裝暴亂的序幕,首先被吞噬的是羅馬,然後是意大利半島,最後是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埃及。在這一系列戰爭中,愷撒和龐培的追隨者及其後代因雙方存在分歧一直在戰鬥,最終,在公元前31年的亞克興海戰中,屋大維戰勝了馬克·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結束了雙方的爭戰。公元前27年,屋大維被加封為“奧古斯都”,成為皇帝。這一系列內戰得以結束。之後皇位繼承權的爭奪又為內戰埋下了另一顆種子。

屋大維的加封為羅馬帶來了暫時的喘息之機,這個時代被贊頌為和平與穩定的“奧古斯都”時代。公元14年,屋大維去世,在隨後幾十年裏,出現了內戰的寫作熱潮,隨後,內戰又一次爆發了。那些反對羅馬帝國元首制的人,對共和國無比懷念,將其視為沒有腐敗、公共利益得到保護的美好時代。然而,對其他人來說,愷撒大帝和奧古斯都大帝之前的歲月已經逐漸消逝了。“即使是在那些大部分出生在內戰時期的老人中:又有多少還記得共和國呢?”塔西陀(Tacitus)在《編年史》(Annals)一書中感嘆道。這本書所敘述的正是奧古斯都統治時代末期的羅馬生活;由此看來,暴政是內戰的另一種延續。[19]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提比略皇帝(Tiberius)統治時期,關於內戰的敘述比羅馬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塔西陀的著作是少數保存至今的史書之一;大多數作品都像波利奧的著作那樣均已佚失,包括塞內卡(Seneca the Elder)和歷史學家奧魯斯·克萊穆提烏斯·科爾都斯(Aulus Cremutius Cordus)的作品,後者曾在公元25年被指控叛國罪,據說是因為他書寫了早前內部沖突的歷史從而被認為是煽動了內戰。[20]

在尼祿統治時期,盧坎寫下了他的史詩《內戰記》(公元60—65年),敘述了愷撒和龐培之間的鬥爭,是另外一團記憶之火。這是一部矛盾的史詩,雖然是在皇帝的資助下完成的,但對帝國之前的歲月充滿了懷舊之情,當時的羅馬共和國即使受到了內戰的沖擊,依然生機勃勃。盧坎回顧了一個世紀前的內亂沖突,設想了一個習慣了人類世界的政治和軍事沖突的宇宙,而天堂因地球上的災難而顫抖。[21]

盧坎的意象力量、共和主義傾向以及他對親密朋友之間的暴力沖突的生動再現,讓他注定成為所有羅馬詩人中最受贊賞的一位,從4世紀到19世紀早期,在這近1 500年中,他的史詩所擁有的讀者是最多的。[22]在12世紀,《內戰記》被翻譯成古愛爾蘭語。[23]到13世紀,這部史詩的手稿被傳到了冰島,並且與撒路斯提烏斯的《朱古達戰爭》和《喀提林陰謀》部分章節相融合,組成了一篇散文式的概要,最後構成了一部羅馬傳奇(Rómverja Saga),這就是冰島版本的羅馬歷史,講述了羅馬的動亂、陰謀和內戰。[24]14世紀早期的詩人但丁稱盧坎是“大詩人盧坎”;而到14世紀晚期,傑弗裏·喬叟(Geoffrey Chaucer)稱其為“偉大的詩人、大盧坎”。[25]還有荷蘭學者、“自然法之父”胡果·格勞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他同時也是《內戰記》的學術編輯,認為盧坎正是那個“熱愛自由的詩人”。[26]他的名氣隨著歐洲內戰的發生而起起伏伏。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16世紀和17世紀,他為理解歷史上和當代的暴力沖突提供了關鍵性的材料,然而在19世紀他的名聲有所下降,但到了20世紀晚期他又迎來了新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