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5/5頁)

希特勒懂得,必須把我們粉碎在這個島上,否則他就輸了這場戰爭。如果我們能頂得住,全歐洲都將獲得解放,全世界的人民就有可能進入一個陽光普照的廣闊高地。但是,如果我們失敗了,全世界,包括美國和所有我們熟悉且關心的國家,都將墜入一個新的深淵,一個扭曲了科學、更加兇險或者可能更加漫長的黑暗時代。那麽就讓我們振作精神,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讓我們幹出名堂來——倘若英聯邦和英帝國再存在1000年,到那時人們還會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

在1940年抵抗德國是不理性的,基於同樣的原因,在1939年向德國宣戰也是不理性的,但是,希特勒讓人無法理性面對。所有人都從內心知曉,另一場大戰正在臨近。而精明的英國人也知道,最佳的選擇是學會飛翔。在1936年,我的父親,格拉斯哥大學一位嶄露頭角的律師,正是這樣做的。他在格拉斯哥市602空軍中隊服役,並且參加了不列顛空戰。後來,他被調離前線,開始培訓當時急需的飛行員。歷史學家馬克思·黑斯廷斯(Max Hastings)說,英國皇家空軍沒有合適的人員來維護飛機,在1942年2月,我的父親在威爾士上空墜機離世。我還保存著他的指南針。不過,這是一個美好的世界。父親的同事們湊了一筆錢,資助我上了格拉斯哥學院。我欠他們很多,因此謹以此書獻予他們。

兩次大戰之間
1919年6月,法國總理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在《凡爾賽和約》簽署後合影。

[1] 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即歐洲復興計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對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編者注

[2] 受強國支配和保護的國家或地區,殖民地形式的一種。——編者注

[3] 1795年,波蘭亡國,1919年,在協約國的幫助下,重建了波蘭。——編者注

[4] 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隨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立。——編者注

[5]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成立,隨後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編者注

[6] “二戰”前,綏靖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指不抵制侵略,與侵略者勾結、妥協的政策。——譯者注(以下非特殊說明均為譯者注)

[7] 希特勒仇視猶太人和斯拉夫人。

[8] 又譯拉普蘭人(Lapps),居住在北方極地的土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