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巴爾幹火藥桶(第6/6頁)

到了2月11日,雅爾塔會議的最後一天,多瑙河西岸的戰鬥已經變成了一場艱苦的圍攻。德匈聯軍安全地埋伏在布達山上的戰壕裏,開炮擊退了嘗試穿過冰封的多瑙河的俄國部隊。但是,這七萬名防衛者已經被困住了,而其他俄國部隊正從西面包圍過來。

大概正是羅斯福在“卡托克廷”號上享受牛排晚餐之時,布達的納粹司令卡爾·馮·普費弗爾-維登布魯赫,命令他的手下分成三支單獨的部隊,嘗試突破蘇聯的包圍圈。很顯然,此時幾乎已經沒有逃脫的機會,但沒有幾個人提出反對。戰死總比被殲滅好。逃脫的可能比想象的更為渺茫。紅軍指揮官對這次突圍了然於胸,早已偷偷把自己的手下從包圍德匈聯軍的第一道建築物裏撤了回來。

當三支部隊正準備朝不同的方向出發時,俄國火箭彈開始轟炸剛剛撤空的建築物。盡管如此,他們仍舊從藏身處蜂擁而出,隨身只帶了自動沖鋒槍。一陣火箭彈和炮火的洪流如墻壁般迎面撞來。大多數人在最初幾分鐘內便倒下了。其他人繼續前進,拼命地試圖突出重圍。在火箭彈和炮火下逃得一命的那些人又遇到了無數的俄國步兵,看上去似乎一個人都不可能幸存,更別說逃脫了。不過,在黑暗和混亂之中,還是有將近五千名德匈聯軍逃了出去。

同一天,“卡托克廷”號載著羅斯福離開了克裏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口。總統所關心的巴爾幹的前途問題,在斯大林接受《關於被解放的歐洲的宣言》那一刻便得到了保證。羅斯福明白,共產黨控制的政府已經被強加給了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人民,不過,他設想這遲早會停止——如果能夠遵守雅爾塔會議的各項協議的話。


(1)科德爾·赫爾於1944年美國總統大選後辭去美國國務卿的職務,由愛德華·斯退丁紐斯於1944年12月1日繼任。此處應為美國前國務卿科德爾·赫爾。——譯注

(2)時任羅馬尼亞國王。——譯注

(3)Ion Antonescu,1882—1946,羅馬尼亞軍事法西斯獨裁者,時任羅馬尼亞首相,其政權在二戰期間加入了德、意、日的法西斯聯盟。——譯注

(4)羅馬尼亞首都。——譯注

(5)指斯大林。——譯注

(6)指丘吉爾。——譯注

(7)米哈伊洛維奇繼續和鐵托戰鬥了下去。最終他被遊擊隊員活捉,並在審訊後被槍決。

(8)麥克萊恩從南斯拉夫方面得知了這一消息,並且相信,俄國人要求其秘密行動,只是為了破壞鐵托和丘吉爾之間的密切關系。如果真是這樣,他們確實成功了。丘吉爾對鐵托的秘密離境非常生氣,在給霍普金斯的一封憤怒的電報中,他稱之為“粗俗的行為”。

(9)Miklós Horthy de Nagybányai遵循的是西方通行的姓名順序,當遵循匈牙利當地的姓名順序時,應為Nagybányai Horthy Miklós。——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