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6/12頁)

在後方坐不住,下午尾高便渡江來到將軍峰,想再探一探虛實。

國境守備隊隊長千田貞季中佐也在指揮所,他向尾高報告了蘇軍的最新動向。據千田觀察,沙草峰除了那八十名蘇軍士兵外,另有坦克戰車十一輛,從早晨開始,活動就非常頻繁。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活動頻繁”四個字一下子觸動了尾高。他從身上掏出名片,把這些話刷刷地寫在了上面,然後交給佐藤。

在名片上,尾高還加了一句話:“貴官(指佐藤)如察知敵之進攻企圖,應斷然徹底地加以反擊。”

作為尾高長期的親信部屬,佐藤對上司的一舉一動皆心領神會。簡單說來,這張名片不是給他看的,是為了戰後給“朝鮮軍”和參謀本部看,當然是在事情搞砸的情況下。其邏輯關系為:敵人早有“進攻企圖”,我佐藤認為他們要進攻,所以先發制人,以免部隊受到損失。

尾高的名片,不過是一張堵人嘴巴的護身符而已。

先制攻擊

尾高說先發制人,只是要找出避禍的借口和憑據,可是就用兵而言,佐藤卻真的需要這麽做。

沙草峰只駐紮蘇軍的一部分,包括張鼓峰、沙草峰在內,整個張鼓峰地區的蘇軍已達到七個營,並有火炮三十六門,戰車十一輛。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超過佐藤聯隊,加上又是占據兩座高地,易守難攻。佐藤同時還預計到,只要戰鬥打響,蘇軍一定會繼續向張鼓峰增兵,到時極有可能形成騎虎難下的局面。

佐藤是冒險家,冒險家自有冒險家的行事法則,他決定發起偷襲,其戰術名稱就叫“先制攻擊”,也就是先發制人的意思。

1938年7月31日淩晨2點,佐藤聯隊所屬第一大隊沿坡對張鼓峰發動攻擊。

此時是蘇軍的入睡時間,對外部的監視較為松弛。第一大隊很輕易地就得以越過地雷和障礙區,在破壞多道鐵絲網後,迅速接近蘇軍的前沿陣地。

蘇軍猛然驚覺,照明彈紛紛飛上天空,各種輕重武器齊開。日軍則早已做好準備,端著刺刀不顧一切地向上沖鋒。

佐藤在將軍峰聽到喊殺聲大作,知道已經短兵相接,馬上下令其余部隊配合進攻。

東北時值雨季,加之張鼓峰離日本海較近,經常產生濃霧。大霧連著大雨,導致能見度極差,蘇軍增援的火炮射擊被迫中斷,反而是日軍士兵在肉搏中的瘋狂使他們占據了上風。

拂曉時,佐藤聯隊分別占領了張鼓峰和沙草峰。在戰鬥中,蘇軍傷亡超過四百人,坦克大多被速射炮所炸毀。日軍傷亡不到兩百人,但有一名大隊長和兩名中隊長陣亡。

說是要驅走沙草峰的蘇軍,結果卻把計劃外的張鼓峰也抄了下來。尾高和佐藤為此提供的說法是:張鼓峰與沙草峰互為支援,欲奪沙草峰,必先取張鼓峰。

第十九師團在張鼓峰初戰告捷,圖中兩名日軍士兵正在擺弄已經被打爛了的蘇軍重機槍。

得知張鼓峰之戰打響,“朝鮮軍”和參謀本部一幹人等的心情可以說是又驚又喜。驚的是在三令五申要求“不擴大”的情況下,尾高竟然仍敢於抗命不遵,喜的是前線打了勝仗,注意,這可是跟蘇聯人作戰,而且其規模遠非“幹岔子島事件”時可比。

如此重大的情況是沒法瞞住天皇的。軍部範圍內主要由參謀次長具體主管作戰,自然這次也得由他來給裕仁作交代。

在覲見天皇時,參謀次長多田駿誠惶誠恐,就怕裕仁像對待板垣和載仁那樣龍顏大怒,暴跳如雷,沒承想天皇神情愉悅,對他的態度也出奇的好,不僅追認了事態,而且還給予口頭嘉獎:“朕甚為滿意。”

裕仁滿意,是因為聽到“朕的軍隊”擊退了宿敵蘇聯的軍隊。他樂還樂不過來呢,那句“今後沒有朕的命令,一兵一卒也不許動用”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裕仁具體指示:“事已至此,無可奈何,望前線將士堅守邊界,切忌越軌行動!”

那意思,反正仗也打了,便宜也占了,現在要緊的是捂著嘴在家偷樂,不要讓蘇聯老毛子再找補回去。

多田次長進宮後,參謀本部的人員都在提心吊膽地等候消息,然而最終,喜壓過了驚。

這裏面心情最復雜的應數稻田,他記述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次長喜形於色地回來了。”

由於天皇震怒,“稻田計劃”曾遭到扼殺,現在隨著天皇態度的改變,它的價值又重新得到了承認。

天皇的口頭嘉勉,很快被多田駿傳達給了“朝鮮軍”和第十九師團。尾高和他的那些部下幕僚一聽,眼淚嘩嘩往下淌:看看天皇和次長多麽信任我們哪!

天皇都嘉勉了,當然沒人再冒著傻氣去追究尾高、佐藤的抗命責任,稻田更是公開說:“只要陛下沒有表示不滿意,那就萬事大吉。第一線的師團長出於一時想不開的專斷,恰恰符合了上司的意圖,打開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