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偵察(第2/6頁)

1排1班所占的房子損壞嚴重。有幾處墻壁被炸倒,部分屋頂被迫擊炮彈炸塌,所有的窗玻璃都碎了,地上的灰泥、磚塊和碎玻璃有腳脖子那麽深,欄杆被拿去當柴燒了,廁所裏糞便四溢,地下室裏全是灰燼、汙物和軍用罐頭。

湯姆。麥克裏裏下士看過房子後,說了一句代表全班心態的話:“我們把它收拾一下。”

這是班裏所有人第一次在火線上住進房子。大家動手收拾,他們重新整理了地下室,把床鋪和C號幹糧放在一個房間裏,把垃圾扔進另一個房間。有人找到幾盞瓦斯燈和一個還能有的汽爐。他們把電話接在德軍戰地電話系統上,與1排的指揮所取得了聯系。如果要用廁所,就得去3樓,因為“那兒的馬桶還沒有滿”。

1排指揮所的無線電報務員喬治。魯茲過來看了看。麥克裏裏班裏的人自豪地讓他看了他們的住所。“如果這就算好,”魯茲回答說,“你們該去看看連部。他們活得像國王一樣。”他又看了看,說了一聲“那些混蛋”。

(韋伯斯特和魯茲深有同感。他盡量不去連部,因為“那兒都是大官,小兵沒有立足之地”。)

就像在島上時一樣,大家白天不能行動。狙擊手隨時會把在外面的人一槍幹掉。稍有動靜就會引來迫擊炮彈;兩三人在外面,就會遭到88毫米炮的轟擊。韋伯斯特寫道:“我們最大的消遣就是吃。我們花在準備、烹飪食物和吃上面的時間比花在任何其他事情上的都多。”

E連的任務是守住防線,派出必要的偵察小分隊與德軍接觸、並擔任炮兵前方觀察哨的任務。麥克裏裏的班負責2號觀察哨,雙人值班,每次一小時,一個在3樓的窗口,另一個在地下室守著電話。從窗口可以看到德軍所占據的那半邊小鎮的情形。他們幾乎可以隨時讓炮兵向對方開炮,這個特權以前倒沒有發現。德軍則會以炮火回敬。

很難說迫擊炮、狙擊炮、機槍、88型炮,還有那門巨型鐵道炮哪個更危險。他們雖然聽不見敵人後方那門巨炮發射時的聲音,但卻能聽見從遠處低速飛來的炮彈聲,因為那聲音很像火車。希夫提。鮑爾斯記得他在3樓觀察時,聽見炮彈飛來,還有時間趕在炮彈落地前跑進地下室。

雖然他們隨時都會有危險--房子若被鐵道炮直接命中後,整個就完了--在一定意義上他們仍是戰爭的旁觀者。格倫。格雷寫道:“戰爭的神秘吸引力”在於“享受視覺的樂趣、戰友情誼的樂趣、毀滅的樂趣”。他繼續寫道,“戰爭很壯觀,能看得見,但永遠不會被人理解。”格雷提醒我們,人類的眼睛是貪婪的,渴望看到新奇的、不同尋常的、壯觀的景象。

與人類任何其他活動相比,戰爭能提供更多的內容來滿足這種欲望。與7月4日最漂亮的禮花相比,紛飛的戰火持續的時間長得多,也刺激得多。韋伯斯特快從2號觀察點可以看到“炮彈在阿格諾的敵我雙方占領的地區內爆炸,P-47左右掃射的情景”。晚上,離前線好幾英裏的高炮連用探照燈搜索天空,從雲層反射回來的光把整個前線都照亮了。只要觀察哨呼叫,雙方就打照明彈。在戶外遇到照明彈時,必須一動不動地等它熄滅。機槍發射出一串串曳光彈,使整個場面更加壯觀。

大型炮彈能引起燃燒,產生劈啪作響、熊熊燃燒的火焰,把整個地方都照亮。“在戰鬥中,火是很怪的東西,”韋伯斯特寫道,“雙方都小心翼翼,連根火柴都不敢點,所以這肆無忌憚、熊熊燃燒的火焰顯得如此格格不入,其聲音是如此刺耳。”

戰爭不但能滿足視覺的欲望,而且比嚴格的訓練更能培養出戰友情誼。韋伯斯特在2月9日寫給父母的信上說:“我又回到了家裏。在描述2號觀察哨的生活時,他提到了面臨的危險,但更多地談到了他對班裏戰友的感情。“危險是怎樣打破自我的壁壘,使我們感受到集體的呢?”格雷問。他的回答是“與戰友們團結起來所產生的力量。在(危險的)時刻,許多人都有這種朦朧的意識:他們以前的生活是多麽孤獨與孤立,他們錯過了這麽多……隨著自我疆界的擴大,他們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親情。”

(一天晚上,韋伯斯特和二等兵鮑勃接到命令,要他們在門廊裏架起機槍,在必要時為偵察人員提供火力掩護。這樣一來,如果他們一開火,就會完全暴露,河對岸的德軍自行火炮無需觀察哨就能發現他們。但是他們已下定決心,如果對方向偵察人員開火,他們將全力還擊,“因為大約20個人的命都攥在我們手上。”一向不主動要求做任何事情的韋伯斯特評論說:“有時候我看到了當英雄的機會,即使這意味著犧牲自己。現在就是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