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休息,恢復,重新裝備(第4/6頁)

但是早晨,起床號響過集合的時候,戴克中尉告訴他們,“飯後原地待命。”他沒有按慣例將他們帶出去訓練。“原地待命”是命令。戴克叫他們打掃營房來消磨時間。顯然,阿登發生的事情肯定要波及到82和101空降師。

希特勒於12月16日在阿登發動了最後一次攻擊,規模比他1940年在同樣的地方向法國軍隊發起的進攻大得多。他成功地實施了突然襲擊。在阿登的美國情報部門估計與美軍第8軍對峙的德軍有4個師的兵力。事實上,到12月15日,納粹國防軍在阿登地區對面的艾費爾高原有25個師。德軍突襲成功,其規模比得上1941年6月的巴巴羅薩突襲,或者偷襲珍珠港。

跟戰爭中大多數偷襲一樣,這次偷襲得手了,因為這次進攻毫無意義。對希特勒來說,派上其所有的裝甲部隊發動一次毫無真正戰略目標的進攻,是非常愚蠢的,這次進攻不可能持久,除非他的坦克能夠幸運地完好無損地占領美軍的主要油料庫。

跟戰爭中大多數偷襲一樣,這次偷襲得手了,因為防禦方的錯誤在於過分自信。甚至在“市場花園”失敗以後,盟軍依然相信德國人已經在垂死掙紮了。在艾克的指揮部,人們考慮的是盟軍能夠怎樣對付德國人,而不是德國人可能會怎樣對付他們。那種感覺是,如果我們能從大西洋壁壘後面出來將他們抓住的話,那麽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這種態度自上而下直接波及到士兵層。101師的中士喬治。科斯基馬基在12月17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又是一個安靜的星期天。……電台宣布德軍向第1集團軍的防線發動一次大的進攻。這應該會折斷德軍的後背。”

跟戰爭中大多數偷襲一樣,這次偷襲得手了,因為進攻者的隱蔽和欺騙手段很高明。他們在艾費爾高原集結了兩支大軍,卻逃過了盟軍情報部門的眼睛。他們小心翼翼地使用電台,將艾克的情報部門的注意力引向了阿登地區,以防德軍發起的任何反攻(盟軍中沒有一個人想到德軍有可能發動反攻)。6個月前,D日的前夕,艾克和他的軍官們幾乎一字不漏地研究了德軍在諾曼底的戰鬥序列。而12月份,在德軍進攻的前夜,艾克和他的軍官們對德軍的戰鬥序列只是粗略地不求甚解地看了看。

讓盟軍上大當的地方還有德軍的戰鬥意志、德軍的物資裝備情況、希特勒的大膽以及德國軍官們在進攻戰術上的技巧(盟軍的美國將軍們沒有任何防禦德國進攻的經驗)。

所有這一切所導致的結果是,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部戰線最大的戰鬥,也是美國陸軍所打的最大的一仗。人員傷亡大得驚人:在參戰的60萬美軍中,陣亡將近2萬,被俘2萬,受傷4萬。兩個步兵師被殲滅;其中106師有7,500人投降,是對德戰爭中投降人數最多的一次。近8000輛美國謝爾曼坦克及其他裝甲車輛被毀。

戰鬥於12月16日寒冷有霧的黎明打響。德軍在多處攻陷第8軍脆弱的防線。希特勒希望憑借惡劣天氣瓦解盟軍的最大優勢——空中力量(在地面,無論是人員還是裝甲,德軍都超過美軍)。希特勒指望出其不意,他做到了,他還指望美國人反應遲緩。他認為,艾克要花上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夠意識到德軍所做努力的重要性所在,再花上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夠說服他的上司取消阿登南北的一切進攻,還要花兩三天的時間才開始調遣重兵投入戰鬥。他希望到那時,德軍的裝甲部隊將已經在安特衛普城內。

只是他這最後的算盤打錯了。12月17日早晨,艾森豪威爾做出了全面戰鬥的關鍵性決定,除了自己的參謀人員,他沒有與任何人商量。他命令十字要道巴斯托涅市無論如何要守住。(在阿登崎嶇不平的山區,巴斯托涅相對平坦,正因為如此這裏成為各條道路的交匯口。)由於在阿登南北都部署了進攻的兵力,艾克並沒有戰略後備軍可用,但是82和101空降師正在休整,因此正好可用。他決定利用這些傘兵來堵住防線的缺口,並占領巴斯托涅。

最終,艾森豪威爾使用他的秘密武器擊碎了希特勒的夢想。德軍的許多物資一度仍然靠馬去拉,而美國人在法國就已經有成千上萬輛卡車和拖車,用來從諾曼底的海灘將人員、物資、汽油運往前線。艾克命令他們放下手頭的一切活兒,開始向阿登運送增援部隊。

這種反應的速度只能被稱為難以置信。僅僅12月17日一天,11,000輛卡車和拖車向阿登運送了60,000部隊以及彈藥、汽油、醫療補給和其他一些物資裝備。戰鬥的第一周,艾森豪威爾就調遣了25萬人和5萬輛車輛進入戰鬥。這是一種高度的機動性。這一成就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前例的。甚至在越南戰爭,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都沒有如此迅速地調集如此多的人員和如此多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