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3/4頁)

楊雲楓來到華野指揮部,把電報呈遞給了粟裕:“報告,‘玫瑰’來電。”

粟裕認真看了看電報,考慮了一會,說:“‘玫瑰’的來電很及時很重要啊!馬上把“玫瑰”的意見傳達給南京的‘孤雁’,讓‘孤雁’想想辦法。”

為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孤雁”在南京使盡渾身解數……

天遂人願。八十五軍最終並入了十二兵團。接到國防部命令後,吳紹周依然消極待命。蔡雲邈只得好言相勸:“吳軍長,說心裏話,我們和您一樣都不願意並入什麽狗屁十二兵團,但上峰三番五次地催促,如果您一直按兵不動,一定會惹怒委員長,要是真的那樣,咱們八十五軍可就倒黴了。我們這些師團長都無所謂,但您千萬不能出事。您出一點閃失,我們可就沒有主心骨了!”蔡雲邈“推心置腹”的話感動了吳紹周,他拍著蔡雲邈的肩膀說:“雲邈老弟不但替我分憂,還替咱們八十五軍的前途著想,我沒看錯人,就按你的意見辦。”就這樣,吳紹周帶著八十五軍磨磨蹭蹭地動身了。

在蔡雲邈的一一〇師內部,絕大多數官兵對向東開拔意見也很大,公開罵蔣介石是催命鬼,從心底裏不願離開湖北。但是,對使命在身的蔡雲邈來說,部隊拉不出去,起義行動就不能進行。蔡雲邈把中共黨小組成員秘密召集到一起,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告知大家,說這次是一一〇師起義的最佳時機,意義重大,不容錯過,一定要把官兵帶過去。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後,蔡雲邈要求所有黨員全部行動起來,多結交一些朋友,把他們拉到我們戰線上來。同時,考慮周詳的蔡雲邈采取了一個籠絡人心的辦法,對官兵和家屬進行安撫,不但讓官兵回家探次親,還給軍官家屬發放三個月的大米和薪金。這項措施實施後,一一〇師官兵的情緒逐漸穩定了下來,蔡雲邈順利地把他們從湖北帶向了淮海大地。

一天,八十五軍即將趕到安徽阜陽時,突然接到白崇禧的電報:“紹周接電暫停待命。”蔡雲邈的一一〇師是全軍的後衛,電台收發組歸他們護衛,按照慣例,應由收報員收到電報交蔡雲邈然後才呈送軍長吳紹周。蔡雲邈一看,這封電報如果到了吳紹周手裏,他非得變卦不可。於是,他冒著危險不聲不響地把電報扣了下來。

八十五軍行動非常緩慢,一路上走走停停。原因之一是行軍線路河道縱橫,河上橋少又非常窄,必須架橋。本來前面部隊通過時架設了簡易橋梁,八十五軍出發得晚,遊擊隊已經把橋破壞了,他們不得不重新架橋。還有一個原因,八十五軍隨身攜帶的糧食消耗很快,計劃在路過的地方征糧,但當地政府人員都躲起來了。這兩點還不是導致八十五軍行動遲緩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是,行軍途中,當八十五軍通過收音機獲悉黃百韜兵團被圍和宿縣張績武被俘的消息,官兵們人人自危,士氣低落,個個心想能拖一天是一天。就這樣,在黃維的嚴令督促下,八十五軍直到11月20日才抵達蒙城,與十二兵團會合。

11月5日,第十二兵團集結在河南駐馬店地區。在之前的10月下旬,白崇禧讓第十二兵團在第三兵團的協助下,從駐馬店附近地區出發,對泌陽、南陽、唐河一帶進行掃蕩。中野部隊遵照中央軍委指示,搶先一步實施戰略轉移,因此讓敵人撲了個空。

根據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的預判,中共部隊即將進攻徐州。為了保衛徐州,11月8日,蔣介石命令第十二兵團“不得以任何借口遲延行動”,即刻沿指定路線經正陽、新蔡、阜陽、蒙城、宿縣向徐州方向進發。

與此同時,來自“孤雁”的一份情報已經送到了楊雲楓手裏,上寫:“第十二兵團將於11月8日由駐馬店開拔,向徐進發。”粟裕看過,立即給楊雲楓交代,馬上向劉伯承司令員和陳毅司令員匯報。

11月8日,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戰役剛剛開始,張克俠、何基灃帶領部隊於當日起義後,七縱和十三縱才剛剛從萬年閘插過來,華野正在想方設法包圍黃百韜兵團,對付黃維兵團的任務只得交給中野。為減輕中野壓力,中央軍委要求沿途地方武裝佯作解放軍主力部隊進行襲擾和阻擊,最大程度地遲滯十二兵團的行動。

雖然蔣介石嚴令敦促,第十二兵團向東推進得仍十分緩慢。第十二兵團機械化程度比較高,有戰車營、榴彈炮營等重武器營,還有汽車營及大量的膠輪大車。如果在路況較好的情況下,他們的確很有優勢,但是通往阜陽的公路沒有一條是完整的。更讓十二兵團頭疼不已的是,天公不作美,出發伊始就下起了小雨,導致路上非常泥濘。一路上他們要渡過南汝河、洪河、潁河、西淝河、渦河、北淝河、澮河等,每一條河流都成了中共部隊的防禦屏障,致使行動非常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