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4/6頁)

由於在抓捕這兩個特務的事情上表現出色,楊雲林榮立了三等功。

“等拿到獎勵,俺和你們幾個人一起平分,但你們三個不要期望太高,錢肯定沒有找到黃百韜的多!”楊雲林一句話說得栓柱、楊全英和楊老四哈哈大笑。

支前民工們跟著楊雲林出來已經一個多月,期間發生了大大小小不知多少事情。最初的時候,他們承擔轉運糧食的任務,大家表現得還都可以。仗開打以後,他們要跟著部隊擡運和救治傷員,雖然沒有讓他們抱槍打仗,但戰場上子彈可不長眼睛,隨時都有死亡和負傷的危險。尤其是高隊長在敵機轟炸中犧牲以後,楊老四幾個被嚇破了膽,思想就有了動搖。這次承擔碾莊圩戰場清理的任務,各種瘆人的慘狀更是讓他們幾個膽小的人感到毛骨悚然,幾個人休息的時候坐在一起閑聊,悄悄盤算起什麽時候趁楊雲林隊長不注意偷偷開溜的事。

見周邊無人,楊老四壓低嗓門說:“現在咱們和那些當兵的也差不多,都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不知啥時間炮擊槍響,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啊。”

身體瘦弱的馮槐樹附和道:“當兵的是吃軍餉的,死了算烈士,家裏人也會成為軍烈屬;咱們呢,說是死了也按烈士算,但能辦到嗎?!況且俺今年才二十二,還沒有娶媳婦,更沒有見過女人的光身子,死了也太虧了。”

楊老四對馮槐樹說:“咱們再動員兩三個人一起走吧,就咱們兩個人太少了,回去後抹不開面子。”

馮槐樹覺得楊老四說得有道理,滿口答應下來:“咱倆分頭去找,看看有誰想走,到時候好結個伴。”

隨後的幾天裏,他們兩人分頭行動,在幹活休息間隙或者晚上睡覺前觀察哪些人有懈怠情緒或者想撂挑子不幹的,就靠過去悄悄勸說。

這天,楊老四和楊全英在一組做事,就趁機問楊全英:“全英,想家不?”

楊全英老老實實地回答:“想,咋能不想哩!”

“那你就沒有想過找機會回家去?現在天天在戰場上,不定啥時候炮彈打過來,如果也像高隊長一樣命都丟了,你就再也見不著老婆和孩子了。”楊老四攛掇他。

楊全英奇怪地問:“回家?仗還沒打完,怎麽回?”

楊老四悄悄地說:“如果真想回,就有辦法。咱們幾個趁雲林隊長不注意不聲不響地逃走就是了。”

楊全英吃了一驚,睜大雙眼盯著楊老四說:“老四,你不會想當逃兵吧?這可不行啊。出來這麽多天了,雖然天天做夢都想家裏的事。可老婆前兩天托人給俺帶信了,說她和孩子在家都挺好的,楊村長和王主任對俺家照顧得特別周到。讓俺好好支前,不要掛念家裏。”

楊老四一聽這話,非常詫異,他們想不到原來到處躲藏不想支前的楊全英,思想上的變化居然這麽大,他頓時泄了勁,再沒有講下去的勇氣。

自從支前隊成立後,當時高隊長和李指導員就選定了有些文化的人當中隊長,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求他們帶領大家學文化。因為經常要出任務,沒有整塊的時間,他們就利用休息的時間學,或者在執行任務行進途中學習。楊雲林想了一個方法教大家認字,李指導員總結為“聯想擴展法”。比如,一個“口”,中間加一橫變成“日”,中間再加一豎變成“田,”上邊出頭變成“由”,下面出頭變成“甲”,上下都出頭就是“申”等等。腦瓜活絡的楊雲林還把這些字寫在紙上並貼在每個人後背上,走在路上時大家可以邊走邊記。一個月下來成效非常明顯,大家都能認識兩三百個字了。

對楊全英,楊雲林特別重視,經常輔導他認字,在他偷懶不想學習的時候,常勸說他:“全英哥,你識字不光為你自己,今後還能教家裏的三個孩子,他們不能再和你一樣,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呀。”

楊全英特別感謝楊雲林,學習起來比任何人都刻苦。

教支前民工識字的過程中還鬧出了不少笑話。一次行軍途中,楊雲林教完楊全英“比較”一詞,鼓勵他用這個詞造個句子作為練習。當時,天空中飄著不大不小的雨點,楊全英想了一會兒,造出了一個句子。

“今天天氣比較下雨!”楊全英大聲喊道。

“比較”這個詞用進去了,楊雲林聽後覺得別扭,但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哈哈大笑一陣後說:“全英,這句不管,再造一句。”

楊全英自己嘿嘿笑過幾聲後,扭頭看了看路邊高高低低的行道樹,接著又造了一句。

“大樹比較小樹高!”

這次楊全英又把“比較”這個詞用進去了,但楊雲林聽後還是覺得別扭,抓耳撓腮想糾正他,還是想不出到底問題出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