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3/8頁)

何基灃的心涼透了,就這樣,兩人不歡而散。

兩天後,楊雲楓扮作從南京前來的上校高參,帶著化裝成隨從秘書的燕剛,經第三“綏靖區”七十七軍防地,秘密進入徐州。他們兩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徐州南郊熱電廠旁邊的“都天廟”,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司令部就設在這裏。

走在不太平坦的道路上,楊雲楓和燕剛邊走邊琢磨著今天將要見面的人——擔任第三“綏靖區”副司令的張克俠。

張克俠頭上的光環,在整個徐州國民黨駐軍將領中鮮有人能與之媲美。作為西北軍閥馮玉祥的連襟,他1923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30年就擔任了國民黨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的參謀長,該師師長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將張自忠。憑著與馮玉祥的特殊關系,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部隊中,長袖善舞的他建立了廣泛的人脈資源,“保定系”“西北系”“黃埔系”他樣樣沾邊。無論走到哪裏,他皆能碰上同窗、同僚、門生、老上司、老部下,加上他自己深諳軍事理論,長於戰術謀劃,無人不對他敬重三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了拉攏一批將領為其發動內戰賣命,頒發了一批佩劍“中正劍”,張克俠就獲頒一柄。

實際上,張克俠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時就接觸了共產黨,回國後於1929年秘密加入共產黨,被周恩來批準為“特別黨員”,任務是深度潛伏在國民黨隊伍中,不到關鍵時刻不能喚醒啟用。

臨出發前,聽舒新主任介紹,幾年前中央曾經喚醒過張克俠一次。

那是抗戰勝利以後,擔任第三“綏靖區”中將副司令的張克俠已在敵營臥底將近二十年了。1945年12月,陳毅派出的密使幾經周折與張克俠接上了頭,確認他仍然對黨赤膽忠誠後,立即派津浦前線野戰軍參謀長宋時輪和魯南區黨委城工部部長王少庸去與其秘密會面,不但從他那裏得到了徐州國民黨軍隊的不少秘密材料,還交給他一項特殊任務,促成陳毅和國民黨淮海綏靖公署長官、第六路軍總司令郝鵬舉見面。張克俠利用與郝鵬舉的“摯友”關系果真辦成了此事。在陳毅的勸說下,郝鵬舉在台兒莊起義了。不過,“墻頭草”郝鵬舉一年後又再次變節,重新歸順了蔣介石。盡管如此,張克俠仍然沒被郝鵬舉和國民黨特務識破真實身份,可見其機智多謀和神通廣大。

楊雲楓和燕剛一路走一路小聲討論著,很快就到達了“都天廟”。這裏有許多營房,但卻沒有駐紮部隊,都是留守的司令部各機關人員。很顯然,這是第三“綏靖區”司令馮治安對張克俠存有戒心,刻意將他和部隊隔離開來。

見到組織派來聯系自己的同志,張克俠很激動。此時的他預料到,自己回到革命隊伍的時刻快要到了,二十多年的地下工作終於可以結束了。在他的住處,楊雲楓傳達了陳毅、粟裕的指示:“解放軍將於11月8日發起總攻,應爭取所屬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同時起義。”

令楊雲楓沒有料到的是,張克俠說自己在1946年的夏天就在南京見過周恩來同志了。在談到他今後的臥底工作時,周恩來當時就指示他:“要多向國民黨官兵,特別是那些高級將領和帶兵的人說明我們黨的政策,指明他們的出路;蔣介石一定要打內戰,我們就奉陪,我們不但在戰場上狠狠回擊他們,也要從他們內部打擊頑固派,爭取策劃高級將領和大部隊起義。這樣,可以造成更大心理震懾,瓦解敵人的士氣。”從那時開始,張克俠就在謀劃這項工作了。

“如果要促成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同時起義,我們還必須啃下一個硬骨頭,這個人就是何基灃副司令。我與他是多年的好友,可從來沒有向他挑明我中共黨員的身份,雖然何將軍也同情革命,但真要是臨陣倒戈起義,不知他願意不願意?如果他不同意,事情可就麻煩了。”接到指示的張克俠首先提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您放心,何將軍那裏不成問題。”楊雲楓說道。

“什麽?他沒有問題,怎麽回事?”張克俠聽到楊雲楓如此斬釘截鐵的回答,驚訝地問道。

“何基灃將軍也是我們自己人。”楊雲楓望著張克俠,微笑著回答。

“啊?!”張克俠怔住了。

他的思緒快速飛轉,過了好大一陣兒,才平靜下來。

“老何啊老何,你這個家夥可真是老奸巨猾啊,二十多年我一直在觀察你,但竟沒有看出你一點破綻。”張克俠感慨萬千。

“前幾天,我已經見過何將軍了,傳達中央的決定,通知他11月8日與你聯手起義。那時的他也是大驚失色,半天沒有緩過神來。”楊雲楓說。

“當時,老何說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