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頁)

(一)……

(二)……

軍委

二十五日十九時

兵貴神速。

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接到粟裕以及劉陳李聯名發至的電報後,立即進行了緊急磋商。經綜合分析研判,原則同意粟裕的建議,但中央軍委洞察全局之後,考慮的已經不是蘇北和兩淮地區的“小淮海”戰役,而是放眼以徐州為中心,在長江以北、濟南以南、開封以東整個大的淮海區域實施具有決定意義的殲滅戰了。

“小淮海”轉變成了“大淮海”。

“大淮海”戰略方案確定後,中央軍委匯總各方信息進行了詳盡研究,果斷指示華野和中野:黃百韜兵團將回至新安鎮、運河車站地區,第一個作戰應以殲滅黃兵團於新安、運河一線為目標,殲滅兩淮、高寶地區之敵為第二個作戰,殲滅海州、連雲港、灌雲地區之敵為第三個作戰。目前,要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關系收集敵方部隊的兵力部署和調動情況。

連續收到兩封回電,粟裕興奮異常,一方面說明自己對戰爭形勢的研判是正確的,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認可,內心對打大仗的期盼令他興奮激動不已;另一方面,他從心底佩服中央軍委決策的高屋建瓴和布局的詳細周密。

接到中央回電,粟裕立即召開華野司令部人員會議,傳達中央指示,學習討論中央軍委關於淮海戰役的實施執行方案。

人員到齊後,粟裕起身講話。他語氣堅定地說:“同志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央軍委已經同意了我們關於淮海戰役的建議。但中央確定的範圍更大,比我們想得更加周全。徐州地理位置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成敗與否,將直接決定著我們能否盡快取得最終決定性的勝利。所以,這場大戰必須要打,還必須打贏。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對華野十分信任,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工作。”

粟裕一陣慷慨激昂的開場白之後,參加會議的所有人員個個昂首挺胸,熱血沸騰。打仗是軍人的天職,有仗打,尤其是有大仗打,所有人的心都不再平靜。

“同志們,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淮海戰役是場大戰,也必定是場惡戰,誰準備籌劃得早,準備得細,誰就能夠占據先機。因此,各部隊要廣泛搜集情報,包括動員我們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人員,盡可能多地獲悉掌握國民黨內部的戰略計劃,特別是要了解國民黨部隊最近一段時間的調防情況。與此同時,還要實地偵察地形,師以上幹部要對長江以北的地形地勢、城鎮和村落布置等做到心中有數。最後,後勤部隊要做好軍需物資儲備工作,立即和地方組織的支前力量做好接洽工作……從現在開始,我命令,華野特別行動部和各縱隊的偵察力量全部進入作戰狀態!”

會議結束後,華野的各級幹部人人開始了研究敵情的準備工作,部隊官兵處在大戰前的亢奮狀態,給人以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大戰在即,代司令員粟裕一刻都沒有休息,整天一個人守在簡易作戰室裏,不是對著地圖琢磨思考,就是在紙上寫寫畫畫。作為淮海戰役的一線指揮官,他深知戰前謀劃和獲悉掌握敵情對如此大規模作戰的意義。這天,有一個人匆匆忙忙地來到了他的門前。

“報告!”來人聲音洪亮清晰。

“請進!”粟裕擡頭一看,面露驚喜,說曹操曹操到啊!華野敵工部部長楊雲楓走了進來。

粟裕走上前去,急切地說:“來來,雲楓同志,我正要找你呢,快說說,你那邊有什麽情況?”

“報告首長,我們敵工部目前工作進展順利。下轄的南京組、徐州組、蚌埠組、海州組等均已開始工作,各組在原有情報網的基礎上,正根據目前形勢的需要,擴展新的小組和人員。”

“我們將要進行的戰役事關全局,我相信,敵人一定也正在想盡辦法打探我方的情報,這些小組和人員一定要絕對保密,不能走漏一點風聲。”

“請首長放心,幾個重要的情報站和相關人員都是單線聯系的。”

望著年少沉穩的楊雲楓,粟裕滿意地點了點頭。

“首長,您看——”說著,楊雲楓從挎包內小心翼翼地取出幾張紙給粟裕看,“我從南京回來,這是剛剛收到的。”

楊雲楓取出的兩張東西,一張是國民黨部隊南京至徐州一線最新的兵力布防圖,另一張紙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寫的是國民黨在長江淮河流域的兵力部署情況。

“從哪得到的這些東西?”粟裕看完之後,激動地問道。

“‘孤雁’提供的。”

“‘孤雁’還好嗎?”

“很好,我和他只見了五分鐘的面,臨走時他特別囑咐我,一定要向陳司令和您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