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948年初秋。

一場後來震驚中外的戰役在一位將軍的腦海中已經醞釀了很長一段時間。將軍認為,濟南戰役之後,應該乘勝攻殲蘇北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海州之國民黨軍隊。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調兵遣將,排兵布陣,千載難逢的戰機就會稍縱即逝。是盡快向中央進言,還是以沉默方式靜待上級的指令?他心存顧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對全局戰略定有籌劃謀略,自己的意見會不會影響到上級的決策呢?

將軍最終選擇了前者。

將軍的名字叫粟裕,時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兼代政委。

這已經不是粟裕第一次鬥膽向中央提出建議了。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不久,中共中央采納了他的建議,改變太行、山東、華中三支大軍同時出擊外線的計劃,同意華中野戰軍主力先在蘇中內線作戰。

“嘀嘀,嘀嘀嘀,嘀嘀……”1948年9月24日,字斟句酌之後,一封電報從地處泰山腳下、汶河之濱的山東省寧陽縣東疏鎮大伯集村通過電波分別飛向了中共華東局、中原局和中央軍委領導所在地。

軍委,並報華東局、中原局:

(一)至此刻為止,攻濟戰鬥已突入內城六個團,敵極混亂,決乘此時機於白晝繼續攻殲該敵。……如敵停止北援,則我們下步行動,擬作如下建議:

1.為更好地改善中原戰局,孤立津浦線,並迫使敵人退守(至少要加強)江邊及津浦沿線,以減少其機動兵力,與便於我恢復江邊工作,為將來渡江創造有利條件,以及便於爾後華野全軍進入隴海路以南作戰,能得到交通運輸供應的方便和爭取華中人力、物力對戰爭的支持,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該戰役可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以蘇北兵團(須加強一個縱隊)攻占兩淮,並乘勝收復寶應、高郵,而以全軍主力位於宿遷至運河車站沿線兩岸,以殲滅可能來援之敵。如敵不援或受阻,而改經浦口、長江自揚州北援,則我於兩淮作戰結束前後,即進行戰役第二步,以三個縱隊攻占海州、連雲港,結束淮海戰役,然後全軍轉入休整。

……

粟裕

敬晨七時

這裏是魯中山區少有的一處平原村落。村子北距濟南一百公裏,南距曲阜二十五公裏,是周圍十幾個村寨的中心。村子裏有一座建於清朝時期的崔家大院,占地四公頃,是方圓百裏難得一見的六進六出的大宅,華野“攻濟打援”指揮部就設在這裏。華野把總部設在大伯集,可謂煞費苦心:一是因為這裏戰略位置適中,向北便於指揮濟南戰役,向南可以指揮阻援和打援的部隊;二是這個村十分隱蔽,指揮部入住後,往日的集市即被取締,日常只有千把口人,利於人員監視管控。為了保密和安全起見,白天華野指揮部領導在崔家大院辦公,晚上則分散到周圍村中不起眼的農戶家住宿,沒人會想到華野指揮部竟會設在這麽個普普通通的村子裏。國民黨情報機關幾乎天天在打探華野指揮部的情況,一架又一架的偵察機在魯中大地上不分晝夜轉著圈兒低空偵察,但直到濟南戰役結束,他們也沒有發現華野指揮部所在地的蛛絲馬跡。

“當!當!當!”

“報告!”

“請進!”

隨著洪亮的報告聲,機要科長走進了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陳毅的住處兼辦公室,把一份加急電報送了進來。

陳毅接過電報,從頭到尾仔細地看著,邊看邊陷入了沉思,過去的一幕幕像放電影一樣從他的腦海中閃過:1946年6月下旬,抗戰剛剛結束不到一年,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撕毀停戰協定,用突然襲擊的手段進攻中原解放區,悍然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戰爭正式拉開序幕。在接下來將近一年的時間內,國民黨軍隊集中強大兵力,在中原、華東、西北、東北等幾個區域內企圖圍殲中共部隊。這一階段對解放軍來說,是艱難的防禦階段,但他們挺過來了。到了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十二萬大軍強渡黃河,發起了魯西南戰役,千裏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突然,陷入凝思的陳毅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從口袋裏摸出香煙抽出一支後,劃亮火柴,輕輕地點著。機要科長知道,這是陳司令多年養成的習慣,心情愉快時最願意點支煙當會兒神仙。

陳毅的思緒延續到了1948年7月。短短兩年的時間,國共兩黨各自的實力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解放軍經過二十來個月的英勇作戰,共殲滅敵軍一百六十萬人,由此,國民黨的兵力已由戰爭初期的四百三十萬人下降到三百六十多萬人,其中用於一線作戰的正規軍只有一百七十多萬人,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原、西北五個戰場,在戰略上已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與國民黨截然不同的是,解放軍在不斷發展壯大,兵力從戰爭初期的一百二十多萬人增加到二百八十萬人,部隊正規化建設和武器裝備方面也有很大提高,具備了進行大規模運動戰、陣地戰和城市攻堅戰的能力。更令解放軍官兵振奮的是,1948年9月16日,華野發起濟南戰役,經過八天八夜的連續作戰,於24日攻克擁有七十萬人口的山東省會濟南,殲滅國民黨軍隊第二“綏靖區”十萬余人,打通了華北與山東地區的聯系。這時的中華大地,中原、西北解放區逐漸鞏固,華北、華東解放區連成了一片,東北除少數大城市外,絕大部分地區已獲得解放。短短兩年時間,“國統區”大面積縮水,經濟蕭條幾近崩潰,此時的蔣介石仿佛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臥不寧,寢食難安。不久前,潛伏於國民黨內部的“孤雁”從南京傳來情報,蔣介石鑒於東北戰場敗局已定,華東、華中戰場態勢也極為不利,計劃由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統一指揮武漢、徐州兩方面人馬,並采納了“守江必守淮”的建議,準備收縮主力於淮河以南,加強淮河防禦,屏障長江,阻解放軍於長江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