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日落復升(第3/3頁)

他猜得一點兒也沒錯,這正是荀組設計要開始挖裴該的墻角,而荀崧的驟然去位,便造就了最佳契機。

不久前日落復升,天象示警——當然啦,究竟示的啥警,沒人知道——按照漢代以來的慣例,天子要下罪己詔,三公要引咎辭職。不過這終究不是什麽日食、月食或者“熒惑守心”之類傳統大兇之兆,歷史上出現得也少,無前例可援,所以天子就不必罪己啦,三公你們瞧著辦吧。

荀組唆使朝臣上奏——朝內中級官吏,多半是他的黨羽——要求三公避位,矛頭直指梁芬。

目前朝中重臣,首推荀、梁——至於大司馬裴該在關西,管不大著,驃騎大將軍祖逖則用兵在外,你總不好陣前易帥吧——則若荀不避,那就得梁避了;而荀組密植黨羽,搶先發難,他本人想繼續占據高位,而獨轟梁芬下台,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梁芬為此深感惶恐,忙與荀崧商議,荀崧說那不如我避位吧,司徒還當繼續留在朝中。

此前荀景猷升任尚書令之時,他就知道自己這個位子做不長,長則兩年,短則半歲,估計便要遭受攻訐下台。那既然去位不可避免,不如借此天象示警的契機,還能走得相對風光一些。

於是歸咎於己,說太尉、司徒,並不直接管理朝政,政府實權領袖,還得算我這個尚書令,則我理當辭職。

其實東漢之時,三公就已經靠邊兒站了,位份雖尊,多不掌權,仍然每逢上天示警,還要被推出去做擋箭牌,從沒聽說過實權的大將軍錄尚書事因天象而避位的。但荀景猷既然主動表態了,眾人自然順水推舟,以免造成朝局太大的波蕩。

對於荀組而言,反正荀崧也是西黨魁首啊,扳不倒梁芬,扳倒他也是一樣的。

荀崧去後,暫不命尚書令,則二仆射、六尚書之中,西黨殘余的就只剩下梁允和殷嶠了——左仆射華恒漸有騎墻之象——荀組趁機與祖納等人合謀,給正好率兵前來陛見的甄隨玩兒了這麽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