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改制(第3/3頁)

這種種政策,自然會遭到來自下屬的各種諫阻——甚至於裴嶷——對此裴該不厭其煩地加以開導、譬解,說如今關中兵燹初息,正當用人之際,我這才不問門第、出身,廣泛招納人才。當然啦,你們也別擔心,我本身是世家出身,不可能過於傾向寒門的。他還拿曹操作比:“昔魏武數頒《唯才是舉令》,不問細過,但觀才能,待北方初定,始用‘九品中正’,正此意也。”

意思是,我這是為了富國強兵而暫時出台的臨時性舉措,等到天下——起碼關西——太平了,自然要改回舊制,九品中正也必然恢復。

——當然了,到時候是否恢復,到時候看情況再說,即便我今天口頭承諾了,將來也可以當做放那麽一種不文的氣體。

裴嶷擔心裴該的步子邁得太大,將會受到世家的抵制,導致政令難以暢行,對此裴該的解釋是:“時不我待,且今日若不行新政,異日恐更將為難……”

“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給正在蓬勃興起的世家大族以沉重一擊,此後他們只能僑居江南去占田養奴,發展莊園經濟。而在北方,殘存的世族被迫與新興胡漢軍閥聯手,相互妥協,以求共存,一直到北魏時期都不能算真正興旺起來——比起江南世家,屁也不是。

隋和唐初的短暫和平局面,國家政策從武功日益轉向文治,本來給了這些世家以重振的機會。可惜時移事易,新朝不再需要傍著世族來穩固統治,於是到了武周前後,世家政治終於徹底讓位於官僚政治。

所以裴該覺得,關西的世族勢力本來就單薄,再經兵燹,如今正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況且自己一舉而平定全雍,頗炫耀了一番赫赫武功,則若不趁此時機更制,等到關西世族緩過勁兒來再動手,阻力必然更大。

裴嶷頗以裴該所言為然——他雖然同樣出身世家,且並無背離本身階層的意願,但世家也不是鐵板一塊啊,別家衰敗關我屁事,只要我裴氏牢固不搖就成了唄——為此經日籌謀對策。最終在反復考慮之後,前來建議裴該:“昔王莽托古改制,其法雖荒謬,亦頗蠱惑當時;則今文約欲更舊制,亦當有所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