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3/3頁)

阿爾梅達愣了一下說道:“但是教皇陛下現在應該在德國的康斯坦茨,教會在那裏舉行會議,討論鎮壓捷克南部胡斯教徒叛亂和分裂事宜。”

若昂一世沉吟了好一會兒,才嘆道:“這是教會最虛弱的時刻。”

朱瞻基當然沒有閑心去窺探若昂一世的小算盤,若昂一世的到來,也揭開了歐洲各國紛紛來與大明貿易的大潮。

當天下午,就有三支艦隊返回,並且帶來了三個國家願意與大明貿易的意向。

如今的歐洲,經濟中心在南歐,政治中心也可以說是在南歐。

因為最富裕的威尼斯,還有羅馬教皇國都在意大利半島。

其他國家不得不接受威尼斯的經濟剝削和羅馬的政治壓迫,如果他們沒有選擇,就只能乖乖聽話,但是如果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當然義無反顧地投入大明的懷抱。

特別的現在,大明的商品價格看起來非常“實在”。

使團帶回來的貿易清單雖然都算不上大,但是大明來歐洲貿易,本來就不是想要一口吃個胖子。

利用經濟,幹擾政治,在歐洲使壞水才是朱瞻基想要做的。

文藝復興實際上就是歐洲人民揭開了教會身上最後一層華衣,原來的國王都需要教會任命,從文藝復興開始,教會失去了神秘色彩,能夠影響的國家越來越少。

雖然現在距離那個時間段還有大幾十年一百年,但是朱瞻基不介意提前讓各國自己掌權。

只有這樣,大明渾水摸魚的可能性才更大。

但是關於陰謀詭計方面,朱瞻基其實並不擅長。他能制定戰略方向,卻不會制定簡單的戰術。

如何在歐洲各國之間挑撥離間,還需要金純這樣的老奸巨猾的儒家來操作。

金純對這件事倒是非常有興趣,他沒有想到,東方在一千年前就已經劃分開了君權和神權的範疇。

但是在歐洲,竟然到現在還是神權大於王權。雖然提早讓歐洲人思想復興,對大明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個強大的歐洲不是大明願意看到的。

但是現在有了外力,也就是大明,還有外敵奧斯曼帝國,大明和奧斯曼都不會給歐洲留下發展的機會。

所以這個時候破壞他們的神權思維,是利大於弊的。

在仔細研究了歐洲各國之間現在的關系之後,他也向朱瞻基進獻了一條絕戶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