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

朱瞻基與大明艦隊是永樂十五年的正月出發,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快兩年的時間,不過也才永樂十六年的十月。

永樂十六年,也就是西歷的1418年。

如今的歐洲還在中世紀的泥潭中拼命折騰,文藝復興三傑都還沒有出生,歐洲的大航海時代也還沒有開啟,他們不要說大航海了,連能在大西洋中自由暢行的船只都還沒有造出來。

英國對法國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剛剛開啟,他們雖然湊了一千五百條船進攻法國的勒阿弗爾,但是這裏面最大的船不過能裝六十匹馬,相比大明的艦船,他們的就是小舢板。

奧斯曼被帖木兒國痛揍一番,連國王巴耶塞特一世都被搶走了。如今幾個王子爭權奪利,內鬥不休。

他們不敢面對東方的帖木兒國,就只能把目光放在了西方的歐洲人身上,欺負的歐洲叫苦不已。

大明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來到了歐洲,在歐洲,根本沒有任何能跟大明作對的對手。

能夠阻止大明的,就只有漫長的距離造成的補給困難與疾病。

大明不是落後的歐洲,不是根本沒有立國思想的遊牧民族,不需要用屠殺來展示自己的偉大。

大明最擅長的是以德服人。

所以,朱瞻基讓大明文臣們拿出一套能夠有效制約歐洲各國發展,並且能展現大明文化,經濟,政治優勢的策略的時候。

以金純和解縉為代表的大明文臣們在綜合了歐洲各國的文化,經濟,軍事實力之後,就有心幫奧斯曼帝國打開進攻歐洲的大門。

這個大門就是君士坦丁堡。

把奧斯曼帝國放進歐洲,就如同一頭鯰魚進了魚塘,在奧斯曼帝國的壓力之下,大明不需要費心,就會有國家自願與大明結盟。

那個時候,大明就占據了主動性。

但是,大明又絕對不能主動參與進歐洲與奧斯曼帝國的鬥爭,這就等於大明選邊了。

所以,鄭和的建議是從馬穆魯克王朝身上著手,通過與馬穆魯克王朝的合作,合法占據蘇伊士,以蘇伊士為據點,通過貿易增強馬穆魯克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實力。

雖然這等於是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點,但是這是在大明已經了解了歐洲情況的基礎上,總比以前什麽都不知道的時候要強。

朱瞻基很清楚,這是鄭和的私心,他對大食人的好感總是多一點。

不管是馬林被葡萄牙人欺負,還是如今格拉納達王國在卡斯蒂利亞的圍剿下搖搖欲墜,在能夠不損害大明的利益,又能幫他們一把的條件下,鄭和還是很願意做的。

有了他們的啟發,朱瞻基想到了後世的五大流氓國在世界各地挑起戰爭的案例。

他們售賣軍火,挑起戰爭,兩邊賣好,坐收漁利。

如今的大明雖然不能說是一家獨大,但是能跟大明作對的國家也就那幾個。

論軍事實力,人口資源,大明都高高在上。

但是影響戰爭的因素,並不僅僅是軍事實力和人口。

如今的科技發展還非常滯後,大明連對西北的軍事壓制都做不到,漫長的距離讓中央王權能夠覆蓋的區域非常少。

從應天府到西北,綿延數千公裏,一次行軍都需要幾個月,中間還需要大量的物資運輸。所以哪怕大明的實力遠遠大於奕力把裏,但是也很難剿滅對方。

大明現在利用航海能夠抵達歐洲,但是讓大明收服西北,都很難做到。

所以,大明是有實力的,但是缺少將實力轉化為優勢的手段。

這種實力優勢,也很難體現在戰場上,更難以在戰場上發揮出來。

所以更需要策略和手段。

朱瞻基一開始想要挑起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挑起歐洲與奧斯曼帝國的矛盾,只是一種戰略思想。

想要豐富細節,把這種策略發揮出來,需要的是鄭和,金純他們這樣的人,完善戰術。

在眾人經過多番溝通之後,決定有條件地向馬穆魯克王朝與馬林供應鐵器。

馬林,馬穆魯克王朝等等,都是在北非,他們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自然資源匱乏。

在他們的國家,許多士兵的手裏都還是銅器武器,而不是鐵器。收割大麥小麥的鐮刀,有些都還是銅器。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他們又怎麽會在奧斯曼的腳下瑟瑟發抖呢?

在如今的食物鏈上,大明與帖木兒國處於頂端。

大明的勢力在有了火槍和火炮以後,超過了帖木兒國。

但是帖木兒國相比大明並沒有弱到哪裏去,他們繼承了蒙元的大部分實力,同時也繼承了他們的科技。相比之前的大明,除了海上實力略遜,陸地上的實力可以說有過之無不及。

而奧斯曼帝國相比帖木兒國,差的是人口和科技,但是他們位於百戰之地,民風彪悍,個體實力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