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勛爵(第2/4頁)

看到這奢華的衙門,朱瞻基並沒有想要搞一番廉政風暴,因為太監們也就只有這一點追求了。

想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哪有這樣的好事!

他們雖然貪,但是最起碼他們忠誠,在很多時候,太監們比文人們更值得信賴。

只要不是因私廢公,朱瞻基也不介意寬容一點。

在大堂上坐下,余先就湊了過來,輕聲問道:“殿下,是先進午膳,還是先接見外臣?”

“先見一見地方官員吧,把接見的名單呈交給金太監,讓他再選一遍。”朱瞻基喝了一口正宗的太平猴魁問道:“浙江布政司,按察司有人過來嗎?”

“王維新,葛成得了殿下指令,不敢前來,但是依舊派了下屬向殿下問安。不過兩浙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夏留原親自從杭州府過來了。”

兩浙都轉運使司是明初設置,掌兩浙鹽政。下轄嘉興、松江、寧紹、溫台四分司。

設都轉運使一人,從三品,同知一人,從四品,副使一人,從五品,判官無定員,從六品,及經歷司經歷、知事、各鹽課司、鹽倉、批驗所大使、副使等職。

同知、副使分司進行管理,總於都轉運使,所產鹽行銷南直隸江南諸府州及浙江全境。

朱瞻基當初只是令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王維新,提刑按察使葛成不必前來拜見,卻疏忽了這個都轉運使夏留原。

他既然親自到了,朱瞻基於情於理都該接見一番,畢竟這也是以為從三品的地方大員。

不過,雖然要見,朱瞻基還是要把話說明白。“既然來了,就見上一見。不過孤尚未親政,此番不談公務。另傳令下去,孤此番是為了出海而來,在寧波只談商業,不談公務,地方官員只是見上一見,著重安排商人代表來見。”

這話是說給朱棣和朱高熾聽的,不管他想要幹什麽,最起碼在態度上讓所有人都知道,他不會逾越。

而有了這樣的表態,下面的人來拜見他的時候,也能掌握住分寸,不會因為掌握不好對朱瞻基的巴結分寸,讓兩位長輩難堪。

金闊這一次舊地重返,可謂是衣錦還鄉。

永樂七年,他身為朱瞻基最重視的大太監,被委以重任,擔任了寧波市舶司的鎮守使。他原籍余姚,本來就是寧波府人,這也是他當初能夠擔任這個職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寧波期間,他兢兢業業,很好地完成了朱瞻基讓他控制商業,拉攏商戶的任務,並且將大明與屬國之間的一系列商業運作過程都很好地掌握了住。

但是永樂十二年的那場欺君的謀劃,他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低谷,甚至差點被朱棣摘下了腦袋。

雖然最後朱棣放過了他,但是這完全是因為太孫保住了他。

他還因禍得福,晉升了十二監都知監的大太監。

但是那整整一年,他一直提心吊膽,生怕朱棣發現他跟太孫是在欺騙他,根本沒有“麥哲倫”這個人,那個地球儀是太孫自己雕刻出來的。

一直到石見銀山被發現,他才真正安全了下來。因為“事實”證明,所有的一切都是真的。

連仿刻地球儀的工匠都沒有被處死,他就更安全了。

再然後,他成為了宮中二十四大太監之一,還成為了興慶宮的總管,也成為了太孫最重視的手下。

經歷了一年的低潮,他否極泰來。

這次出海,他擔任了艦隊的商業大總管,手裏控制的物資和金錢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個人。

他也距離偶像鄭和的地位,更近了。

鄭和是大明每一個內侍的偶像,也是所有內侍都想成為的英雄。

他文韜武略無一不精,作戰勇敢,深受皇上的重視。要不是他對宮中權力沒有興趣,一心想要在四海揚威,根本輪不到王彥這個司禮監大太監成為宮中第一人。

如今的大明屬國五十有三,鄭和幾乎無人不曉,據說在南洋,還有人為他立了生祠,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而殿下也對他信賴有加,不僅在東征期間封他為副帥,更是因此得以封公,從此脫離內侍行列,成為大明數得上的武將勛貴。

如今他在京城有了自己的公爵府,還得到陛下賜婚,令其長兄之子過繼,繼承香火。(鄭和是有老婆的,明初的太監許多都有老婆。而且他老婆陪他出海多國,另傳聞其老婆是麻將高手……)

金闊知道自己論打仗,外交,跟鄭和沒得比,他也從來沒有在戰場上面證明過自己。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優勢是商業能力,太孫殿下重視商業,自己只要在這方面幫他打理好,這一輩子都不怕有哪個內臣能越過自己。

當朱瞻基在會見浙江文武百官的時候,在市舶司附近最大的酒樓三江樓,也有數百江浙商戶,還有他曾經在這裏扶持的族人,等待著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