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羅馬帝國衰亡史》內容概要及評述(第2/3頁)

所以就這方面來說,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國家,相互之間發生互動的關系,人民和民族才能真正獲得自由的權利。

奧古斯都逝世後,遺囑在羅馬元老院公開宣讀:“帝國的疆域有一定的範圍,把自然的限制當作永久的防線和邊界:西方到達大西洋,萊茵河和多瑙河是北方的防線,東部以幼發拉底河為邊界,向南就是阿拉伯和阿非利加的沙漠。”羅馬和平的主要防衛力量在於30個以上的軍團,以及相當數量的協防軍部隊,內部的安全在於禁衛軍,有2萬精兵負責衛戍首都和護衛皇帝的安全。這樣龐大的軍事力量,很自然會引起軍人幹政,直接的結果是禁衛軍介入帝位的繼承、邊區軍團的弑君和擁立:

歷代羅馬皇帝不論有無建樹,命運都是同樣悲慘,在世時有的縱情逸樂或是高風亮節,有的嚴肅苛刻或是溫和忠厚,有的怠惰瀆職或是百戰榮歸,最後的下場都是不得善終,幾乎每個朝代的替換,都是可恥的篡奪者進行叛逆和謀害所致。

雖然篡位擁立已成風氣,但皇帝和元老院的爭權,並未因而緩和,反而勢成水火變本加厲,羅馬的內戰是結束共和走向君主專制政體的必然過程,使得早期共和國的民兵,成為私有化和職業化的軍隊,皇帝掌握武力就能壓制元老院。羅馬版圖停止擴張,這是帝國式微的先兆。羅馬帝國曾以分裂的手段征服各國,後來勢力強大的蠻族記取教訓,聯合起來攻擊邊區。帝國基於防衛和安全的要求,大幅提升軍人的威望和軍方的權力,統兵將領可以被擁立為帝,貴族統治變成武力統治,在這種交互的惡性循環之下,造成歷史上第三世紀戰亂頻仍、軍權至上的局面。

羅馬帝國的經濟和人口問題也是衰亡的主要因素:人口遞減在於節育和殺嬰,以及因戰爭和瘟疫使死亡率過高,人力供應不足致使蠻族大量遷入居住,影響整個政治和社會結構。經濟的衰退在於農業因水土流失和奴隸制度而破產,大莊園無法支持,致使谷物短缺;奢侈生活方式導致貴金屬流向東方,造成貨幣的貶值;資本因重稅成為公用,生產能力嚴重下降;軍餉、救濟金以及龐大政府的開支,加上皇帝和宮廷費用的上升;等到經濟能力無法負擔文明社會,整個帝國就徹底崩潰。

吉本認為蠻族入侵是帝國衰亡的外在因素,全書計有十四章專門敘述不同的蠻族,包括早期的波斯人、日耳曼人、薩爾馬提亞人,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以及後來滅亡東羅馬帝國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事實上,羅馬人所稱呼之蠻族,在語意學上與我國古稱漢族以外的民族為“夷狄”有所不同,含有“外族人”和“異邦人”的意義,像波斯人在當時的文明程度就要較羅馬人為高。故在《羅馬帝國衰亡史》第八章和第九章,開宗明義介紹帝國最大的敵人——波斯人和日耳曼人:

從奧古斯都臨朝到亞歷山大·塞維魯時代為止,羅馬的仇敵是暴君和軍人,他們就在帝國的心腹之地。羅馬的國勢已臻極點,對發生在遠隔萊茵河和幼發拉底河之外的變革,並無多大興趣。當軍隊毫無忌憚推倒皇帝權勢、元老院敕令甚至軍營紀律時,長久以來盤旋流竄在北部和東部邊疆的蠻族,竟敢放膽攻擊這衰落帝國的行省。零星的叩邊變成大舉的入侵,給雙方都帶來很大的災難。經過很長時期互有輸贏的爭鬥後,許多獲勝的蠻族將整個部落遷進羅馬帝國的行省。

說實話,羅馬無法同化日耳曼人和薩爾馬提亞人,是導致滅亡的主要因素,這個任務已超出能力。等到圖拉真要用金錢補助薩爾馬提亞人以獲得和平時,這是羅馬衰亡的開始。當奧勒良將上千日耳曼人遷入帝國定居時,官兵均由蠻族組成,進而蠻族將領成為皇帝,不必等待阿拉裏克和阿提拉攻入羅馬,帝國早已淪入蠻族手中。

羅馬歷史學家佐西穆斯認為基督教是羅馬衰亡的主要原因,他說道:

此宗教毀棄羅馬人的神明信仰,破壞傳統道德和國家安定的基石。基督教不僅反對古典文化,而且排斥科學、哲學、文學和藝術,並將東方神秘儀式帶進羅馬現實恬淡的生活中,使人民的思想產生劇變,不求積極進取而是消極應對末日來臨的預言;個人用苦修和禱告以蒙神賜恩解脫,而不願效忠國家獲得集體拯救。君王掌握權力以求帝國統一,基督徒則寧願帝國分裂。信徒不熱心公共事務,拒服兵役,正當帝國鼓舞民眾保衛國家免於蠻族侵略時,基督教卻散布和平與反戰觀念。所以基督的勝利即羅馬帝國的死亡。

吉本並沒有這樣表示,只是說基督教是帝國滅亡的受惠者,但是他在其他方面的批判,等於是從根基上否定基督教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