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拉伯人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

我們在對民族和人群進行研究時,應當注意那些使得彼此和睦或仇恨的原由,是什麽因素使得社會習性趨向狹隘或博大,變得溫和或激進。阿拉伯人與其他民族隔絕,養成把所有陌生人看成是敵人的習慣,貧瘠的土地仍舊流通著一種法理的箴言,直到現代仍為人們所信奉和實行。他們經常運用類似的說法,那就是在劃分地球區域時,那些肥沃和豐饒的地帶被分給人類大家庭中另外的支派,以實瑪利受到放逐所綿延的後代,應得的遺產已經被不公正地剝奪,現在可以用欺騙或暴力的手段重新收回。要是按照普林尼的說法,阿拉伯部族對盜竊和經商都同樣內行。穿越沙漠的商隊被綁架勒索贖金或是遭到搶劫,從遙遠的約伯和賽索斯特裏斯[135]時代以來,他們的鄰人便成為掠奪風氣的犧牲品。要是有個貝都因人在遠處發現一個孤獨的旅人,就會騎上馬大叫大嚷地沖過去:“趕快自己脫光衣服!你大嬸(就是我老婆)還沒衣服穿呢!”照著話做可以使他高擡貴手,反抗只有激怒攻擊者,在正當防衛的借口下只有讓受害人白白犧牲性命。無論是一個人作案還是幾個人聯手,都是名副其實的土匪,但要是成隊的人進行類似的行為,就性質而言已經可以稱為合法而正當的戰爭。一個如此武裝起來冒犯他人的民族的特性,毫無問題地會因內部的剽掠、謀殺和報復而火上澆油。根據歐洲的制度,和戰大權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而實際行使這種權力的更是僅限於幾位高層人員;但是每個阿拉伯人都可以隨時用長矛刺死同胞,不僅免予懲罰反而得享大名。一個民族的結合只靠含糊類似的語言和習俗,行政官員的司法審判權在這種社會中沉默無言形同虛設。

據說在穆罕默德之前的蒙昧時期,阿拉伯人曾經發生過1700次戰鬥[136],敵對情緒由於政治派系的鬥爭而變得更為激烈,只要誦讀一段散文或詩歌,就能激發年深月久的宿怨,在敵對部落的後裔心中重新燃起祖先的怒火。在私人生活中,每個男子凡是涉及自己的事件都自以為是審判者和報復者,至少就家族而言是如此。他們對個人的榮譽極其敏感,顏面受辱在他們看來比身體上的傷害更為嚴重,這為阿拉伯人的爭吵增加了致命的毒液。在涉及女人和胡須的榮譽問題上更是事關重大,一旦碰觸就會受傷。一個下流的動作或是一句藐視的言辭,只能用冒犯者的生命來償還所受的羞辱。他們可以極為固執地耐心等待,用整月或數年的時間來尋找機會實施報復。任何時代的蠻族,對謀殺的罰金或賠款的做法都非常熟悉,但是在阿拉伯,死者的親屬可以憑著自己的意願,選擇是接受金錢還是親自實施合法的報復。阿拉伯人無所不用其極的惡毒之心甚至拒絕接受兇手的頭顱,要一個無辜的人代罪犯受過,把懲罰轉移到對方部族最有名望和最受重視的人身上,認為這樣才能給予仇敵最大的傷害。如果他們真把這個人殺死了,那麽又輪到自己落入隨時遭到報復的危險之中。血債的利息和本金累積起來,這些家族的每個人都過著怨恨和疑慮的生活,有時甚至過了50年,這筆血海深仇的賬還是無法算清。[137]嗜血的風尚根本不知憐憫與寬容為何物,不過基於榮譽的要求,倒是能夠對其有所制約,每次參加械鬥的人員,在年歲、力氣、數量和武器方面必須概括相等。在穆罕默德以前的時代,每年有長達2個月甚至4個月的節間,無論是本族還是對外的敵對行動,基於宗教的要求都不得拔刀相向,這種局部的休戰強烈表現出阿拉伯人習慣於無政府狀況和黷武好戰的特性。[138]

商業和文學發揮溫和的影響力,使得阿拉伯人劫掠和復仇的精神能夠有所節制。孤寂而隔絕的半島四周圍繞著古代世界最開化的民族,商賈是全人類的朋友,每年前來的商隊最早將知識和禮儀的種子傳入這些城市,甚至進入沙漠裏的帳幕。不論阿拉伯人的世系出於何處,他們使用的語言與希伯來語、敘利亞語和迦勒底語有同一語源。部落獨立的標志是他們特殊的方言[139],但是每個部族,又以自己的方式,喜歡加上麥加那種精純而清晰的詞匯。阿拉伯就如同希臘一樣,言語的完美超越文雅的舉止,它的詞匯可以區分80種蜂蜜、200種蛇、500種獅子和1000種劍的名字,而且有一段時期這部極其冗長的字典,全部保存在不識字者的頭腦之中。荷美萊特人遺留的紀念碑使用已經廢棄的神秘文字,但在幼發拉底河兩岸發明的庫法字體[140],後來經過演變成為現代字母的基礎,新近發展出來的字母體例是在穆罕默德出生後,由定居在麥加的外鄉人所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