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貝利薩留遠征西西裏及狄奧達圖斯的示(534—536 A.D.)(第2/2頁)

查士丁尼的使臣表現出色,對這些額外的讓步感到滿意,就急著趕到君士坦丁堡去表功。但等他剛返回阿爾巴的莊園[249],焦急的狄奧達圖斯馬上召見他。國王和使臣的對話,表達很簡明扼要,值得節錄如下:

“就你的看法,皇帝會批準這項條約?”

“或許。”

“要是他拒絕,會產生什麽後果?”

“戰爭。”

“這種戰爭公平合理嗎?”

“那當然,每個人都按自己的原則采取行動。”

“你的意思怎麽說?”

“您是位哲學家,查士丁尼是羅馬皇帝。柏拉圖的門徒因為私人的爭執,竟然要幾千人流血犧牲,非常不恰當;奧古斯都的繼承人為了辯護自己的權利,可以用武力恢復帝國的古老行省。”

這些道理沒有什麽說服力,但足以使狄奧達圖斯嚇得兩股戰戰。他立刻提出最後的出價,少到只要提供相當於4.8萬英鎊的退位補償,他就放棄哥特人和意大利人的王國,然後將剩余的時日花費在哲學和農業上。他將兩份條約交到使臣手中,使臣發下並不可靠的誓言,同意在第一份條約遭到皇帝拒絕之前,不會拿出第二份條約。事態的發展很容易預見,查士丁尼要求並且接受哥特國王的遜位。他那不屈不撓的使臣帶著詳盡的指示,從君士坦丁堡回到拉文納,帶來一封懇切的書信,贊許皇家哲學家的智慧和氣量,同意他所要求的補償金,保證給予他作為臣民和基督徒享有的榮譽,而且很明智地指出,要把條約最後的執行,交托給負有全權的貝利薩留。但是在這懸而未決的期間,兩位羅馬將領進入達爾馬提亞行省,被哥特部隊擊敗,並且遭到殺害。狄奧達圖斯自認不再處於盲目而可憐的絕望境地,反復無常的個性則使他的心態變得傲慢而不可理喻,真是自取滅亡。[250]查士丁尼的使臣要求他履行承諾,他竟敢以威脅和藐視對待使臣。他現在懇求臣民奉獻出他們的忠誠,勇敢宣示他的地位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特權。貝利薩留的進軍驅散了這些虛幻的驕縱心理,第一次戰役[251]使得西西裏降服以後,普羅科皮烏斯說在哥特戰爭的第二年,大軍開始入侵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