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裏烏斯教派的衰亡和正統教會的復興(500—700A.D.)

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繼續信奉阿裏烏斯派的教義,直到他們在阿非利加和意大利所建立的王國遭到毀滅的命運。高盧蠻族皈依法蘭克人正統的基督教信仰,西班牙在西哥特人改變宗教信仰後,重新恢復正統教會。

一個皇家殉教者作為榜樣的出現,可加速發生有益於後世的變革。[334]我們要是把他稱為可恥的叛徒,道理上也說得過去。利奧維基爾德是西班牙的哥特國王,受到敵人的尊敬和臣民的愛戴,在他的統治下,正教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阿裏烏斯教派的宗教會議想要借廢除二次受洗這種引起民怨的儀式來減少疑慮,但沒有獲得成功。他將皇室的冠冕授予長子赫門尼基爾德,讓他負責治理貝提卡公國,同時為他締結門當戶對的婚約。為他迎娶的妻子是墨洛溫家族的公主因甘迪斯,她信奉正教,雙親是奧斯特拉西亞的西格伯特國王和當代知名的布魯內基爾德。美麗動人的因甘迪斯當時不過13歲,在托萊多信奉阿裏烏斯教派的宮廷裏結婚以後,受到丈夫的寵愛和婆婆的迫害。由於她的信仰非常虔誠和堅定,哥特皇後戈文珊在好言相勸不成後就對她施加暴力欺淩,濫用身為婆婆和皇後的雙重權威。[335]戈文珊有次受到抗拒不禁怒火中燒,抓住正教徒公主的長發將她摔倒在地,用腳把她踢得滿身是血,還下令將她的衣服剝光丟進水池。赫門尼基爾德深愛他的妻子,覺得不該用這種令人羞辱的方式對待剛進門的新娘,也為自己喪失顏面而惱怒不已。因甘迪斯逐漸讓他知道她是為了神聖的真理而受苦受難。哥特國王的繼承人受到柔情的訴怨,加上塞維爾總主教利安德的大力說服,經過堅信禮的莊嚴儀式改變信仰,接受了尼西亞信經。[336]

沖動的年輕人被宗教的熱情激起雄心萬丈的氣概,竟然違反了身為一個兒子和臣民應有的本分。在西班牙的正教信徒雖然沒有因受到宗教迫害而感到憤憤不平,但還是贊許他用虔誠的叛亂來對抗身為異端的父王。梅裏達、科爾多瓦和塞維爾的圍攻作戰曠日持久,使得內戰一直拖延下去,這幾個地方的民眾都堅定地加入了赫門尼基爾德的陣營。他邀請信仰正教的蠻族像是蘇維匯人和法蘭克人,派軍前來摧毀自己的家園。他還懇求羅馬人給予危險的幫助,他們現在已經據有阿非利加和部分西班牙海岸地區。同時總主教以神聖的身份擔任使臣,親自前往拜占庭宮廷展開有效的談判。但是國王控制著西班牙的軍隊和財政,采取積極的行動,終於粉碎了正教信徒的希望。大逆不道的赫門尼基爾德無力抵抗也難以脫逃,被迫向憤怒的父親投降。利奧維吉德仍然注意到自己的神聖責任,剝奪叛徒所有帝王的尊榮,予以放逐的處分,但依然允許他繼續皈依“正統”的教會。赫門尼基爾德再次發起毫無成功機會的叛變,激起哥特國王滿腔怒火,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只有宣判他死刑,後來暗地裏在塞維爾的高塔裏執行。赫門尼基爾德直到臨終還是堅定不屈,拒絕接受阿裏烏斯教派的聖餐儀式,以作為自己求得信仰安全所付出的代價,光榮的事跡終於讓他獲得聖赫門尼基爾德的稱號。他的嬌妻和幼子被羅馬人拘留,受到可恥的囚禁。家庭的不幸玷汙了利奧維吉德極為自豪的名聲,他終其一生為此事感到苦惱悔恨。

雷卡瑞德是利奧維吉德的兒子和繼承人,繼承了命運悲慘的兄長的信仰,他采取審慎的態度,終於獲得成功,成為西班牙首位信奉正教的國王。他並沒有反叛自己的父親,只是耐心等待老王的去世,同時更沒有指責利奧維吉德生前的作為,只是很虔誠地提到,臨終時國君改正了信仰阿裏烏斯教派的錯誤,留下遺命要求兒子改變哥特民族的宗教信仰。為了使這件事獲得圓滿的結局,他召集阿裏烏斯教派的教士和貴族階層開會,公開宣布自己是正教信徒,並且規勸他們要仿效君王的行為。如果費很大的力氣去解釋可疑的經文,或是帶著好奇的心理去探討形而上的論點,就會引起永無止境的爭議。國君經過深思熟慮,將兩個實質而明顯的證據,即來自塵世和天國的證詞,向這群大字不識的與會人員做出說明。塵世全部聽從尼西亞宗教會議的結論,西班牙的羅馬人、蠻族和居民,毫無異議一致贊同正統教會的信條,只有西哥特人對基督教世界的認同擺出抗拒的態度。在一個迷信的時代,民眾對正教的教士通過他們的能力和美德實現不可思議的治療而產生敬仰,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在主的見證下才完成的。

貝提卡的奧瑟特教堂[337]用來施洗的水盆,每年在復活節的前夕會自動溢出聖水。[338]圖爾的聖馬丁那蘊含不可思議法力的神龕,使得加利西亞的君王和人民全部改宗信仰正教。[339]身為正教徒的國王在改換本土宗教這個重要的過程中,遭遇到相當大的困難。孀居的太後秘密策動謀反要害他的性命,兩位伯爵在納博訥高盧激起危及國本的兵變。但雷卡瑞德解除了陰謀分子的武裝,擊敗作亂的叛徒,並將他們繩之以法,執行嚴苛的正義,阿裏烏斯教派譴責這種行為,認為這是宗教迫害。有八位主教承認過錯願意悔改,從他們的姓名可以知道他們皆出身蠻族。所有收集到的阿裏烏斯教派神學書籍被堆放在房間內,連同房子一起化為灰燼。整個西哥特人和蘇維匯人無論是受到引誘還是驅策,全部接受正教的聖餐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