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軍事組織的調整和改革及對後世的影響(330—334 A.D.)

奧古斯都所運用的政府組織策略,授予總督全部的統治權力,尤其在皇帝直轄的行省更是如此。地方大員們無論平時或戰時,按照個人的作為獲得獎勵或接受懲處,他們既要能穿著文官的袍服在法庭治民,也要能全副鎧甲率領軍團出兵征戰。[96]他們在稅賦的征收、法律的執行和軍事的指揮上,享有至高無上的大權,所以只要個人的忠誠產生問題,所統治的行省也會涉入謀叛的活動,雖然如此,這種組織和用人的策略還是很少改變。從康茂德臨朝到君士坦丁統治,將近有100名總督運用各種方式,打出反叛的旗幟,其中有些人獲得了成功,但是在君王猜忌和殘酷的作為下,更多的無辜者受到冤枉,涉嫌者也牽連其中。[97]君士坦丁為了確保王權的穩固和帝國的平靜,不受掌握地方大權的臣屬的威脅,決定把領軍和治民的權責分開,一勞永逸解決帝國的隱憂,以往雖然也曾實施,但都是一時的權宜做法。

禁衛軍統領在過去掌控帝國的軍隊,現在把軍事指揮權轉移到主將的手裏。君士坦丁設置步兵和騎兵兩位主將,位階都是“特勛階”的侯爵,平時負責部隊的訓練和紀律,戰時無論軍隊是由步兵或騎兵編成,都由這兩位主將共同指揮。等到帝國劃分為東西兩部,主將的人數也就倍增,後來又將負責萊茵河、上多瑙河、下多瑙河和幼發拉底河四個邊區的將領,按照同樣的位階和頭銜區分指揮權責,防衛帝國的任務交付給八位步兵和騎兵主將。在主將下面又設35位軍事指揮官,配置在各行省,其中3位在不列顛、6位在高盧、1位在西班牙、1位在意大利、5位在上多瑙河、4位在下多瑙河、8位在亞細亞、3位在埃及、4位在阿非利加。他們的位階通常是伯爵或公爵[98],其所表達的含義,跟現代語言所表示的意義並不一樣,在使用時會讓人感到奇怪。但是要知道這是運用拉丁文所產生的訛誤所造成,一般他們對軍事首長都用第二種稱呼,也就是說各行省的軍事指揮官全都是“公爵”。其中不到十位享有更尊貴的地位,他們的位階是“伯爵”,這不僅是榮譽名銜也顯示其深受君王器重。“伯爵”的名銜由君士坦丁的宮廷所授予,服飾可以著金帶以示區別,而且俸給非常優厚,可以用來維持190名下屬和服務人員及158匹馬。

各級將領奉有嚴格的規定,禁止幹涉民政,尤其是司法和稅務,但是軍事指揮和部隊有關事項也獨立於文官系統之外。君士坦丁在這個時候,對教會階層給予合法的制衡,使得羅馬帝國在民事和軍政方面獲得良好的平衡。由於這兩個部門的利益發生沖突,而且雙方的行事原則大相徑庭,經常會引起爭執,造成不和,有的地方對帝國是產生好處,但是也會帶來有害的影響。當然行省的將領要與總督聯合謀叛引起動亂,確實是很困難,可也別期望他們能齊心合力服務帝國。等到有事時,軍方遲遲不發兵救援,而且行政部門也不願向軍方低頭。部隊沒有接奉命令,也沒有糧草的支援,經常是留在原地待命,把國家的安全置之不理,讓毫無防衛能力的民眾,任由憤怒的蠻族去蹂躪。君士坦丁的分權,使國家喪失進取的活力,但也確保君王的長久統治。

提到君士坦丁,還有一件革新之舉應加以譴責,革新的結果是斷喪軍隊的紀律,使帝國陷入淪亡的局面。在他與李錫尼爭奪天下並贏得最後勝利之前,有19年的時間不顧帝國的安危和人民的福祉,全副力量投入內戰。敵對的雙方為了逐鹿羅馬世界,把防守邊疆的兵力大部分抽調一空,各方控制地盤內的大城市,像帝國的邊界一樣,駐紮數量龐大的軍隊,把自己的同胞視為絕不饒恕的敵人。等到用國內守備部隊平定內亂以後,戰勝的君王缺乏智慧和毅力以恢復戴克裏先嚴格要求的軍紀、制裁帶來致命影響的放縱行為。這種習性的養成,在於過分溺愛部將以及軍事制度不彰所致。君士坦丁統治期間,宮廷掌握的部隊稱為內衛軍,還有負責守衛邊疆的部隊稱為邊防軍,這兩種軍制差別很大,為此訂出相關法規[99]。內衛軍的待遇較高而且能享受特權,除非是應付緊急的戰爭狀況,平時駐紮在寧靜無事的行省,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興建軍營,運用高壓手段實施軍事統治。士兵日久頑生,逐漸忘懷軍職應該具備的素養,過著紙醉金迷的平民生活,不是自甘墮落去從事小本行業,好賺取蠅頭薄利,就是無所事事,整天在浴場和劇院打混度日,完全失去積極進取的活力。部隊變得不重視軍事操練,只知道講究飲宴和穿著,他們平素的作為讓帝國的臣民感到畏懼,等到蠻族大軍壓境,則表現出畏戰的怯懦姿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