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尚武精神的喪失及蠻族進入帝國軍隊(330—334 A.D.)

基於社會的狀況各異,軍隊的征集出於不同的動機。蠻族勇武無知為天性好戰所驅使,共和國的市民受強烈的責任心感召,國君的臣民受到榮譽感的鼓勵尤以貴族為然,但是一個淩夷式微的帝國,那群生性怯懦而習於享受的居民,不是為了圖謀利益才會在軍隊服役,就是受到嚴刑峻法的逼迫不得已而為之。羅馬帝國的政府,因為軍費支出的增加,對軍隊不斷的賞賜,以及為了收攬人心和浪費放縱所設立的各種新名目,使得財源日漸枯竭,但是對行省的青年而言,他們投身於危險而困苦的軍事生涯,這些增加的待遇是必要的補償。

征兵的身高標準已經放寬,[102]就是身為奴隸,在心照不宣的縱容下也進入了各個軍事階層,絲毫不受歧視和排斥。但即使如此還是無法克服當前的困難,獲得符合標準而足夠的志願服役兵員,逼得皇帝不得不采用更為有效而高壓強制的措施。為了獎勵士兵勇敢殺敵,對退役榮民授予土地,從現在起附加條件,包括最早給予領地所有權的人員在內,他們的兒子要想獲得繼承權,必須在軍中服役一定年限,從成年開始就要履行責任,凡是膽怯逃避者均給予嚴懲,不僅喪失榮譽和財產,有時甚至連性命都不保。[103]但是退役榮民之子每年人數有限,不能滿足服役兵員的需要,經常需要從行省辦理征集,政府當局對不願服役的及齡役男,同意他們有選擇的余地,[104]要求每位地主如果不是自行從軍,就得找到替代人員,再不然就支付巨額罰款以獲得免役。這種金額在降低以後,還要42塊金幣,對志願從軍人員而言真是高得離譜。士兵這個行業確實令人生畏,耽於安逸的羅馬人在心理上已無法適應,意大利甚至行省有很多年輕人,為了逃避兵役的壓力,將右手的手指切除。這種奇特的自殘行為變得非常普遍,在法律上遭到嚴格的取締,[105]在拉丁文的詞匯中有特定的用語。[106]

選用蠻族進入羅馬軍隊的現象,變得日益普遍而且需求殷切,但也帶來致命的危機。剽悍大膽的西徐亞人、哥特人和日耳曼人,樂於戰陣之事,發現保護行省比搶劫能帶來更大的利益,他們投身行伍,不僅加入由族人組成的協防軍,甚至自行編組軍團,還有的則進入威名遠播的內衛軍部隊。等到蠻族自由混雜在帝國臣民之中,逐漸明了狀況,對當地的習俗和生活方式產生輕視,也開始模仿文明社會的權術手段。羅馬人的知識使他們對蠻族保持有利態勢,能夠支持帝國的偉業,雖然日趨沒落尚能相安無事,而羅馬的驕傲取決於蠻族的無知,等到蠻族獲得知識達到對等的條件,也就對羅馬失去原有的尊敬之心。蠻族士兵只要展示出軍事才能,毫無例外能升任更高階的指揮職務,可以擔任軍事護民官、伯爵、公爵,甚至獨當一面的將領,即使祖先是外國人,也無須自慚身世加以掩飾。這些將領即使受命發動戰爭對付自己的族人,也會受到信任,他們寧受效忠誓言的束縛而非同種同源的血統。然而他們也難免犯下通敵罪行,或是受到猜疑,為的是邀集敵人進犯掠奪,而在退離時坐地分贓。大軍的營地,以及君士坦丁子孫的宮殿,都受到他那大權在握的黨羽法蘭克人的統治。法蘭克人非常合作,也十分熱愛自己的國家,要是個人受到冒犯等於是國家受到侮辱。

當暴君卡利古拉想將執政官的紫袍授予他所鐘意的人選時,就褻瀆神聖傳統的程度而言,將這個對象換成一匹他心愛的馬,或換成日耳曼和不列顛最高貴的酋長,兩者受到的非難不會有什麽差別。三個世紀的變革,使人民不再抱殘守缺,固執成見。君士坦丁公開核定要把執政官的榮譽授予蠻族,等於是給他的繼承人開了先例,因為這些將領的功勛和服務,夠資格升到羅馬人的最高階級。[107]但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對於法律不僅無知而且輕視,無法勝任文官的職務,使得他的權位與軍職的才能不兼容,這就會造成大權旁落的現象。希臘和羅馬共和國有成就的市民,他們經由學習的過程,能寫能讀,可以發揮個人的才能和進取的精神,具備適合於法庭、元老院、軍營和學校各種不同職位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