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君士坦丁進軍羅馬擊滅馬克森提烏斯(312A.D.)(第3/3頁)

君士坦丁的行軍極為迅速,可以說跟首位愷撒征服意大利的速度不相上下,[229]這不是違背歷史真相的奉承話,因為從維羅納投降到最後戰爭結束(公元312年10月28日),只花了短短的58天。君士坦丁一直在擔憂,就怕這個暴君聽到消息後產生畏懼心理;或者基於審慎的打算,不敢冒險進行堂堂正正的決戰,龜縮在羅馬城內堅守到底。他有充足的糧食可以防止饑饉的發生,但君士坦丁則無法打持久戰,若逼不得已,最後就必須運用武力將帝國的首都整個毀滅,如此一來,他就算獲勝,也會失去最寶貴的報酬,何況解救羅馬還是打內戰的動機和最重要的借口[230]。

等他抵達距離羅馬大約9英裏路,一個名叫薩克薩·魯布拉(Saxa Rubra)的地方時,[231]發現馬克森提烏斯的軍隊已完成了列陣,準備要與他決戰,[232]心中真是又驚又喜。敵軍的正面延伸很長,橫跨廣闊的平原,多層縱深直達台伯河邊,可用來掩護後衛,但也對撤退行動形成阻礙。根據後來的各種資料,我們知道君士坦丁部署兵力的技巧極為高明,他選擇了最顯眼也是最危險的位置,使旌旗招展的軍隊將他的行動看得很清楚。他親自率領騎兵向敵陣發起沖鋒,這次雷霆萬鈞的攻擊決定了戰爭的勝負。馬克森提烏斯的騎兵部隊主要是由穿鎧甲的重騎兵以及摩爾人和努米底亞人的輕騎兵所組成。高盧的騎兵比重騎兵靈活,也比輕騎兵堅韌,憑著驍勇善戰的精神把兩者打得大敗而逃。騎兵在兩翼崩潰後,使得步兵的側翼失去掩護,不受軍紀約束的意大利人拋棄連隊標志,不顧一切向後逃走,對於這位平素痛恨的暴君已毫無畏懼之心。禁衛軍知道自己所做的惡行不會得到赦免,就拼死做困獸之鬥。雖然這些老兵奮勇作戰,還是無法挽回劣勢,不過卻能光榮戰死,他們並沒有退後一步,屍體散布在他們陣列原有的位置上。

整個戰場一片混亂,馬克森提烏斯毫無鬥志的部隊被沖鋒陷陣的敵人在後面追趕,上千人投身到台伯河水深蓋頂的急流之中。皇帝自己想經由米爾維亞橋逃回城市,但一群人擁塞在一條狹窄的通道上,使他被擠落到河裏,身上穿著的沉重鎧甲,讓他很快被淹死,[233]屍體陷入很深的淤泥裏,第二天費了不少力氣才找到。等到他的頭顱被展示在人民眼前,才讓大家感到獲得解救,也提醒羅馬人要接受君士坦丁賜給他們的恩惠。大家帶著忠誠和感激的心情向他歡呼,祝賀他憑著智勇雙全的才華,獲得一生中最光榮的勝利。[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