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哥特人的前兩次海上遠征(253—268 A.D.)

我們已追述哥特人從斯堪的那維亞,至少也是從普魯士向玻裏斯提尼斯河口遷移的狀況,接著就追隨勝利軍隊從玻裏斯提尼斯河打到多瑙河。在瓦萊裏安和伽利埃努斯的統治下,多瑙河所形成的邊疆,不停受到日耳曼人和薩爾馬提亞人的入侵騷擾,但羅馬人的防禦不僅堅定且非常成功。那些戰火不斷的行省還能給羅馬軍隊提供毫不衰竭的兵源,而且在伊利裏亞的農民中,出現不只一位能夠保持地位和展示才華的將領。雖然蠻族的鐵騎經常在多瑙河兩岸徘徊進出,有時還會深入意大利和馬其頓的邊界,皇帝派出的將領卻總能阻止他們的前進,或者切斷他們的退路。然而,哥特人敵意的激流卻轉向完全不同的通道。他們在烏克蘭找到新的居留地,立刻就成為黑海北部海岸的主人。在這個內海的南邊,分布著小亞細亞幾個弱小而富庶的行省,擁有一切讓蠻族征服者入侵的條件,而且毫無抵抗的能力。

玻裏斯提尼斯河岸離克裏米亞半島狹窄的入口[566]僅有60英裏遠。這個半島在古代被稱為克爾松涅斯·陶裏卡,歐裏庇德斯[567]以絕妙的藝術手法,美化古代故事,寫出無比動人的悲劇,[568]有部分場面就發生在這個荒涼不毛的海岸。狄安娜血腥的犧牲,奧列斯特[569]和皮拉德斯的到來,以及美德和宗教對抗野蠻和兇殘所贏得的勝利,全都有助於表明歷史事實。那個半島上面原始的居民陶裏人,逐漸與海邊定居的希臘殖民區相互交往後,野蠻的生活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改變。

博斯普魯斯王國的首都位於海峽上,通過梅奧蒂斯海[570]將自己和黑海連接一起。這個小國由已退化的希臘人和半開化的野蠻人組成,從伯羅奔尼撒戰爭[571]起就是獨立的國家,最後卻被有野心的米特拉達梯所吞並,結果連同剩余的領土都落在屯有重兵的羅馬人手中。從奧古斯都當政開始,[572]博斯普魯斯國王的地位雖然不高,但也不是沒有用的同盟。他們運用送禮、用兵及在地峽上修築一道輕便的工事,有效抵擋住薩爾馬提亞人出沒無常的剽掠。這個國家就是一條通道,位置適中又有方便的港口,可用來控制黑海。[573]只要國王的權杖能夠正常地代代相傳,他們都會忠實而有效地執行這項重要的職責。不幸國內發生傾軋,出身卑微的篡位者為了攫取空虛的王座,出於恐懼或者要謀取私利,允許哥特人進入博斯普魯斯的心臟地區。

征服者在獲得大片久已廢棄的肥沃平原之後,又能夠控制一支海上部隊,可以將軍隊運到亞細亞的海岸。那些用來航行在黑海的船只構造非常奇特,完全是用木材拼裝成的輕便平底船,全船沒有用一根鐵釘,暴風雨將至時,經常會蓋上一個斜屋頂。哥特人在這種漂浮的房屋裏,毫不在意地將自己的命運交給深不可測的大海。船只由一些忠誠和技術都很可疑、被強迫來服役的水手所駕駛。但是搶劫的渴望驅散所有對危險的恐懼,天生無所畏懼的性格在內心產生更為理性的信念,根本就將航海的知識和經驗棄之不顧。具有無畏精神的戰士,經常抱怨他們的向導太過於怯懦,得不到風平浪靜的保證,就絕不冒險啟航,同時在任何狀況下也不願將船駛出陸地視線之外。所有這些,至少看來像是現代土耳其人的做法,很可能在航海技術方面,不見得比古代博斯普魯斯的居民要高明多少。

哥特人的艦隊沿著左邊的塞卡西亞海岸前進,第一次出現在羅馬行省最遙遠的城市前面。皮提烏斯[574]有很便利的港口和防備森嚴的城墻,以致入侵者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頑強抵抗。照理少數守備部隊衛戍的偏遠據點不應如此,結果哥特人被擊退,使得人們對這群蠻族的畏懼之心少了幾分。就是因為有蘇克西阿努斯這樣能力出眾的高階官員,防守著這一帶的邊疆,使得哥特人一切的努力毫無作為。但是,等到蘇克阿西努斯被瓦萊裏安調到地位更高但卻無法發揮作用的職務以後,哥特人又開始對皮提烏斯發起攻擊,最後毀滅了那座城市,洗刷掉過去的恥辱。

環繞黑海水域,在東邊從皮提烏斯到特雷比藏德的航程是300英裏。[575]哥特人所走的路線,使他們可以看見科爾基斯的國土,此地因阿爾戈英雄號的遠征而聞名於世[576]。他們原來打算要搶劫位於發西斯河口一座富有的神廟,但是沒有得手。特雷比藏德是古老的希臘殖民地,從萬人大撤退那個時候起就享有盛名,由於哈德良皇帝的慷慨,在缺乏天然海灣的荒涼海岸,修築一個人工的港口,[577]因而獲得財富和榮耀。這座城市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圍繞著雙重的城墻,看來可以抵擋哥特人無情的進攻,而且除了正規的守備部隊,還駐紮了1萬援軍予以加強防務。但是,再有利的條件也無法彌補紀律松弛和警戒懈怠的缺失。特雷比藏德聲勢浩大的守軍,整天只知飲酒作樂,誰也無心守備那難以攻破的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