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羅馬帝國的行省(第3/3頁)

古代的地理學家對於要把埃及算成地球的哪一部分,感到非常為難。這個歷史上燦爛無比的王國位於巨大的阿非利加半島(非洲),進入的通道卻是在亞細亞,歷史上任何時期,亞細亞只要發生重大變革,埃及就只能謙卑地承受所產生的後果。托勒密王朝的寶座上坐著羅馬的高官,馬穆魯克帝室的權杖現在掌握在土耳其總督的手裏。尼羅河貫穿全境,從北回歸線流向地中海長達500英裏,兩岸土地的肥瘠全靠河水定期泛濫。昔蘭尼[57]坐落於地中海西邊的海岸上,最早是希臘的殖民區,後來成為埃及的一個行省,現在已經被巴卡沙漠所掩蓋。

阿非利加海岸地區從昔蘭尼伸展到大西洋,長達1500英裏,然而被夾在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之間,寬度不超過80到100英裏。羅馬人把東部視為阿非利加地位最特殊的行省,在腓尼基人建立殖民區前,這片豐饒土地上居住著蠻勇好戰的利比亞人,後來在迦太基統治下成為帝國的首都和商業中心。但是迦太基共和國的所在地,現在已經淪為積弱不振和動亂不已的的黎波裏和突尼斯兩個國家。努米底亞系由馬西尼撒和朱古達合並而成,目前大部分地區受阿爾及爾軍事政府統治。在奧古斯都時代,努米底亞的邊界縮小,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國土勉強接受了毛裏塔尼亞的稱謂,還加上了愷撒尼西斯的字樣。真正的毛裏塔尼亞是摩爾人的故鄉,來自廷吉或丹吉爾此一古老城市,為區別起見稱作廷吉塔納,就是現代的非茲王國。瀕臨大西洋的薩爾,是海盜大本營,因而惡名在外。就羅馬人而言,這裏是他們勢力所及的極限,也是地理上的盡頭。梅基內茲附近仍舊可以發現羅馬人所建的城市,所居住的都是野蠻人,我們還要稱之為摩洛哥皇帝。不論是摩洛哥更南邊的疆域還是西格美薩,過去都沒有成為羅馬的行省。阿非利加的西部被阿特拉斯山脈的支脈所隔斷,這座高山本平平無奇,其名卻因詩人充滿想象力的詩歌而廣為流傳,如今竟越過無邊無際的大洋,由舊大陸向新大陸傳播。

巡繞羅馬帝國一圈後,就會發現阿非利加和西班牙之間,被一條狹窄的水道分開,大西洋的潮流經過12英裏寬的海峽進入地中海。赫拉克勒斯之柱在古代極著名,似乎是兩座山脈被超自然的力量所震開,在歐洲這邊的山腳下矗立雄偉的直布羅陀要塞。整個地中海海域包括海岸和島嶼,全部涵蓋在羅馬疆域的範圍之內。巴利阿裏群島的兩個大島,因面積的大小而稱為馬略卡和梅諾卡,前者現在屬於西班牙,後者是英國的屬地。科西嘉的現況甚為不利,使人深感惋惜。意大利有兩個主權國家,自認對撒丁尼亞和西西裏有合法的權利義務。克裏特又稱甘地亞,還有塞浦路斯及希臘和亞細亞許多小島,曾為土耳其軍隊占領。馬耳他雖只是一座多巖石的小島,卻不畏強勢,力挽狂瀾,在軍事政府統治下,如日中天,贏得聲名和財富。

羅馬帝國這一長串的行省,分裂開來形成許多勢力強大的國家,從這方面來看,古人的虛榮和無知就值得原諒。統治著遼闊的區域,建立強大的武力,皇帝還在推動懷柔政策,不論是否真有其事,這一切都使人感到眼花繚亂,不知所措。這是因為皇帝瞧不起邊塞絕域之地,有時置之不理,任由化外之民自生自滅,從而也逐漸喪失羅馬帝國在地球上特有的權力。一位現代歷史學家所具有的素養和學識,是必須能夠慎思明辨和精確表達。他要是觀察到,羅馬帝國從安東尼邊墻和達西亞的北疆,到阿特拉斯山脈和北回歸線,橫寬有2000英裏;而從大西洋到幼發拉底河,縱長則有3000英裏;介乎北緯24度到56度之間,位於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溫帶,面積大約有160萬平方英裏,大部分都是肥沃的原野和適於耕種的地方,這樣才會對羅馬帝國的偉大有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