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風歌(二十一)分封之爭

畫外音:

漢高祖六年,當上皇帝的劉邦終於解決了一件懸了很久的大事情,那就是分封功臣,劉邦稱帝後,由於群臣爭功,分封功臣一直是劉邦面臨的最棘手的事情,這一次劉邦一口氣封了十位列侯,這是劉邦稱帝後第一次批量封侯,在第一批封侯的十個人中,曹參排名第一,那麽曹參是誰?他為什麽會被劉邦封為侯呢?在劉邦反秦滅楚的戰爭中,曹參有過什麽功勞?

王立群:

我們先講第一批,第一批是高祖六年十二月封的,這一批封了十個,排名第一的人是曹參,封的是平陽侯,那麽曹參有什麽功勞能夠首批得到分封呢?簡單來說,就當是封的時候,其實大臣們看到的是曹參兩個方面的功勞,一個是反秦有功,第二個是滅項大功。

我們分開談,先說反秦,就是劉邦參加反秦大起義的這三年之中,曹參立了不少功,因為曹參跟劉邦的關系不一樣,我在講的時候,把曹參這一類人劃作一類,他們屬於“三老”幹部,這個三老指的是老鄉、老同事、老戰友,首先曹參是沛縣人,本來就是跟劉邦是老鄉。再一個老同事,在反秦大起義之前,劉邦最多做了個泗水亭長,曹參是沛縣的獄掾,就是主管刑獄的一個員工,所以他的級別比劉邦要高得多,跟劉邦很熟。第三個老呢,就是他是老戰友。我們講過劉邦的起兵,大家回想一下,劉邦的起兵是怎麽來的呢?簡單來說是這樣來的,沛縣的縣令首先想起來,他要起兵反秦,他的目的是為了自保,而有兩個人阻止他,一個是蕭何,一個是曹參,阻止他,說你這樣做不行,你本來是秦帝國的縣官,在老百姓中間你有很大的對立面,你不能做,所以最後他們提出來找一個流亡在外的人,這才把劉邦找過來,後來縣令反悔要殺蕭和曹,蕭何跟曹參又逃出來跟劉邦聯手,最後是殺了縣令,這劉邦就得到了第一個位置沛公,這個經過我們講過,我們簡單地勾列這個經過意在說明,其實曹參是沛縣起兵的三大核心之一,整個醞釀這一次起義的是蕭何、曹參和劉邦,所以曹參是最早參加反秦大起義的,所以他跟劉邦的關系非常近,就在於他們是老鄉,原來是老同事一起兵反秦又是老戰友,所以在反秦中間他是有功之臣。

曹參的另一個功勞是消滅項羽,在消滅和打敗項羽的這個過程中間,曹參立的功很多,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曹參從反擊項羽,就是從滎陽守衛戰開始,曹參就奉命一直跟著韓信,韓信打到哪兒,曹參就打到哪兒,韓信立了什麽功,曹參就跟著立了什麽功。所以這個就厲害了,我們知道韓信的功勞非常大,劉邦是一直在滎陽那兒和項羽對峙了28個月,這28個月韓信是橫掃整個黃河以北,那麽曹參也跟著橫掃黃河以北,所以曹參在消滅項羽集團中間立的功勞非常大,那這麽大的功勞,毫無疑問應當封,所以曹參在首批封侯之中是功勞最大的一個,當然劉邦對於曹參的安排也非常特殊,特別是在高祖六年抓了韓信以後,劉邦就封了自己的庶長子劉肥去做齊王,原來的齊王是韓信,韓信被改為楚王以後。那個齊王,劉邦就封了自己的兒子,但是他的兒子是一個沒有政治經驗的人,怎麽執政呢?劉邦就給他派了一個非常得力的國相,這個國相就是曹參,換句話說,曹參在劉邦的眼裏是一個可以托生死之任、繼千裏之命的一個可信任的人,實際上是把整個齊國托付給曹參了,所以曹參做了九年的齊國的國相,管理當時諸侯國中間最大的這個齊國,當然曹參在管理齊國中間有個很大的貢獻,這一般講曹參的時候,因為《史記》中間之專門有一篇叫《曹相國世家》,講曹參的一生,一般人看曹參都認為曹參的戰功很高,其實曹參的貢獻並不在這兒,曹參真正的貢獻是他首先提出並且踐行了西漢初年治國的指導思想,西漢建國以後用什麽樣的思想來管理國家,這是個大事情,最早接觸到這個問題,最早實踐這個問題的是曹參,曹參擔任齊國的國相以後,他也不知道怎麽治國,但曹參他知道找人去商量,所以曹參曾經在擔任齊國國相期間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會去討論,召集了很多學者來討論,結果這個會開到最後曹參沒聽明白,為什麽曹參沒聽明白呢?四個字叫:“人言言殊”,什麽叫“人言言殊”呢?每個人都說一套,每個人說的跟別人說的都不一樣,“殊”是不同嘛,如果說每個人都講一套,每個人講的都和別人不一樣,那麽你叫曹參這個人去聽,他就聽不明白了,他不知道哪一個該聽誰的了,最後曹參聽說了一個人,這個人在當時的膠西,山東不是有個膠東半島嗎,有膠東和膠西,膠西實際上就今天山東的高密縣,這個地方有一個老先生,這個老先生姓葛,號稱葛公,這個人通黃老之學,黃老之學是戰國時期形成的一個思想流派,它是融合了道家和法家兩個方面的思想形成的黃老之學,然後曹參就把這個葛老先生請過來,這老先生給曹參批講了一番,說治理國家其實很簡單就四個字叫:“清凈無為”,你要想把這個國家管理好就要清凈無為,什麽叫清凈無為啊?說白了就是不擾民,你不去找老百姓的事,讓老百姓該怎麽活就怎麽活。那麽民自安,老百姓就安定了,其實他說治國非常簡單就是清凈無為,曹參一聽聽懂了,然後曹參把自己在齊國相國的那個他那一套大房子,把那個正堂騰出來讓那個老先生住,他自己住到旁邊去,尊師啊,曹參應當是最尊師的了,葛老先生就是他的老師,曹參就按這個辦法在齊國做了九年國相,最後他走的時候歷史上都稱他為賢相,其實這九年曹參幹了什麽呢?什麽都不幹,讓老百姓該怎麽活就怎麽活,你不擾民,民自安,這就是曹參的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