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4/4頁)

眼看著李邦彥被問得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趙桓卻不耐煩地揮手打斷了李綱的雄辯。之後,趙桓又聽了一陣群臣七嘴八舌的奏言——其中多為對李邦彥主張的附議,便在無所仲裁的情況下結束了朝會。

表面上趙桓沒有表態,其實他的態度已經擺在了那裏:他並未批準李綱、種師道的作戰方案,再襲金營之計不得施行。那麽此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亦將因此而統統擱淺。

下面的仗還怎麽打?還打不打?

李綱這時才發現,姚平仲劫營失利所帶來的後果的嚴重性,遠遠地超過了這場敗仗的本身。趙桓和許多大臣心中那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決戰決勝信念,經此一擊,在頃刻間幾乎變得蕩然無存。

與金軍的決戰計劃難道就此便泡湯了嗎?目前宋軍天時地利俱在,此時不戰更待何時?占據著難得一現的絕對戰略優勢而不利用,坐失良機放虎歸山,那才真正是要遺患無窮追悔莫及。如此顯見的道理,為什麽偏偏就難以取得大家的公認和共識!李綱面對此狀備感憤懣。退朝之後,他本想即約種師道去行營司,商討下一步的行動策略,不料種師道卻毫無與其交談之意,甚至連看都沒看他一眼,便神色漠然地徑自出殿而去。

李綱始覺不解,但很快便揣測出了種師道的意思:兩個手握重兵的軍事統帥過從甚密,難免會橫遭猜忌授人以柄。領悟到這一層,李綱自己也不由自主地謹慎起來,他不僅放棄了與種師道會商的打算,連前去造訪他的許翰等人,他也以傷風頭疼為由,暫時一概謝絕會見,以免在這個敏感時期給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留下攻訐口實。

經過一夜的征戰,現在他也確實是頭痛得厲害。他準備先服了藥將息一晌,處理一下軍機要務,然後再抽空獨自進宮,去對皇上進行勸諫。

豈料風雲變幻令人猝不及防,他還沒來得及再去求見趙桓,竟極其意外地突然喪失了參政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