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2/3頁)

他說,由於金山的建築皆是傍山而造,群寺環抱山巒,與焦山上的寺廟皆建於山內的格局截然不同,因而有所謂“金山寺裏山,焦山山裏寺”之說。他告訴趙佶,流傳甚廣的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傳說,即源於此山,山上至今尚存有法海洞、白龍洞,舉世聞名,大可一觀。他還提到,當年名士蘇東坡自海南遇赦北歸,曾於這金山上的妙高台飲酒賞月,竟使此台從此聲名大噪。

在童貫有鼻有眼的講解下,看上去原本也無甚出奇的一石一洞一宇一寺,便都變得來歷不凡妙趣橫生起來。趙佶津津有味地邊行邊聽,不知不覺間便毫無倦意地來到了半山腰。

忽見面前又出現了一座雕梁飛檐的亭閣,正中的匾額上書寫著“芙蓉樓”三個金粉大字。趙佶停住腳步,回頭笑問童貫,愛卿可知此樓有何典故?

童貫當然知道,他正要照直回答,話到唇邊卻舌尖一轉,故作尷尬地言稱,臣下孤陋寡聞,一時想不起這芙蓉樓有何說道。趙佶就拖著長腔道,你還是詩書讀得少了,若是熟讀唐詩,焉得不知其典。其實此樓無甚出奇,不過是以詩傳名罷了。這首詩,就是王昌齡的名篇《芙蓉樓送辛漸》。說著,趙佶便抑揚頓挫地吟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童貫馬上做出恍然大悟五體投地之態,向趙佶躬身揖道,太上皇學富五車,天下學問盡括腹中,臣下得隨太上皇左右,日有所得受益匪淺,實乃三生有幸。於是趙佶灑脫地一笑,繼續漫步前行。看得出,他對自己於不經意間流露而出的才學甚為得意。童貫心裏也很舒坦,這一把馬屁,他又恰如其分地拍到了該拍的地方。

當日的午膳地點安排在金山寺明月亭。金山是鎮江名勝的一個重點去處,與之相配套,這頓午膳亦操辦得相當講究。

菜譜是童貫親自審定的,當地的名吃諸如巴魚盅、芽筍魚回魚、瓜翅獅子頭、蟹黃湯包等盡列其中。鎮江菜原就以精致細膩著稱,被童貫征集來操刀掌勺的又俱是城裏的頂尖名廚,這一席正宗的淮揚宴自然是制作得十分精美妙不可言。菜肴的味道絕頂鮮美自不必說,單看金玉盤盞中那別出心裁巧奪天工的一款款造型,便令見慣了宮廷盛宴的趙佶亦不禁嘆為觀止。

低吟淺唱輕歌曼舞於樽前的嬌娃們也是經過了篩選的,一個個皆是二八妙齡蛾眉粉黛、削肩細腰柔若無骨、顧盼流波秀色可餐。

天高水遠,清風徐蕩,笙歌悠揚,春意滿懷。沉浸在這由美景、美食、美色共同營造出來的醉人情境裏,直教趙佶幾乎搞不清此身是在何處,而今夕又是何年。

酒足飯飽曲終宴罷,趙佶也乏了,就在山上休息。

安頓趙佶的下榻場所,以及陪伴趙佶就寢的麗人,童貫早已準備妥當。那奉命侍寢的麗人年歲不大,卻有著相當純熟的風月功夫。她小心翼翼地將醉眼惺忪的趙佶扶上床後,便用纖纖細指為其寬衣解帶。之後,也不用趙佶動手,就輕車熟路地操作起來,一絲不苟地伺候得趙佶大暢其欲。

一覺醒來,日已偏西。趙佶精力復原,心滿意足,飲過清茶,乘轎下山。可以說這一天的玩、吃、睡諸項內容,在童貫的精心導演下,皆使趙佶得到了絕佳享受。

令人陶醉的賞心樂事還不止於此,當日趙佶回到行宮後,童貫居然出其不意地又給他送去了一份驚喜。

當時時辰已近夜半,趙佶正在燈下鑒賞當地官員奉獻上來的名家字畫,張迪報曰童貫求見。趙佶心裏還咯噔了一下:這麽晚了,有何急事稟報?難道是金軍逼近長江了嗎?及至童貫進來一說,方知其實是妙事一樁。趙佶不禁在心中連連贊嘆,這個童愛卿端的是善解人意用心良苦。

童貫夜半三更求見趙佶,乃是專門前來為他奉獻一個歌伎。

原來今日午間在金山寺明月亭用膳時,趙佶的目光曾多次停留在一個彈琵琶的姑娘身上。童貫注意到了這個細節。他稍加觀察琢磨,馬上明白了緣由:這姑娘的容貌氣度,頗似深受趙佶寵愛的京師名妓李師師。

此次出逃避難,趙佶本想帶上已經入觀為道的李師師同行,卻因李師師堅決拒絕而未能如願。趙佶來到鎮江後,曾於無意中對童貫提起過這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將有關君王的點滴信息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已經成了童貫的本能。此時他察覺到了這個情況,立即心中一動:將這個貌似李師師又較李師師年輕得多的江南女子奉送到趙佶懷裏,一來可解其未得李師師陪伴之憾,二來可給其帶來別有風味的新鮮刺激,豈不是可大討太上皇之歡心嗎?

只是這姑娘事先沒有思想準備,臨時將其換上去侍寢未必妥當。若是由於緊張而對趙佶服侍得不周,反為不美。因此童貫當時沒有變動計劃,仍是讓那個預定的佳麗進入寢室伴駕,而在下山時,卻命人安排一乘小轎,將彈琵琶的姑娘帶回了行宮。此刻童貫估摸著趙佶到了將睡未睡之時,便將這個喚作水奴兒的姑娘送了過來。自然,在此之前,他把該交代的話,已向水奴兒交代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