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秦國建設篇實現帝國夢想(1)(第2/4頁)

燕國在戰國時的地理位置與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接近,而遼西郡又是中原各國人民去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旅遊的必經之地,估計燕國也因此掙了不少車旅費,而了解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文化的遼西人民也主動去朝鮮、日本謀求導遊的職業,時間長了,拖家帶口在那定居,對兩地的文化影響深遠,至今都可見端倪。

韓國和燕國相比之下旅遊業不太發達,但靠山吃山,在發展經濟方面他們也不甘落後,它地處中原腹地,是南北商旅和貿易往來的中轉站和集散地,屯留、長子、宜陽等城市四通八達,與趙國接壤又與楚國相鄰,屬於免稅經濟區。作為國際物流中心和貿易集散地,韓國從早就知道了無商不富的道理。

戰國時期,東、南、西、北、中四面八方的聯系和交往已經相當頻繁,各地物資彼此得到交流,商人們在交通線上往來不絕,從前那種各地區間比較閉塞的局面已被打破,長時間的貿易交流使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特別密切,一時之間竟形成了人心、民生大一統的趨勢,從而為秦統一六國後的統一管理墊定了感情基礎。

經過春秋、戰國、秦、漢,華夏族與兄弟民族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漢族。由於長時間的貿易來往,各地的土特產齊聚於市,長時間的砍價還價使各族人民方言慢慢地統一起來。戰國時期的交通貿易大繁榮給華夏族經由與兄弟民族的交融而向漢族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

“華夏”亦稱“諸夏”,傳說出自黃帝,意思是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中國之人,與“蠻夷”對稱。經過春秋、戰國各國之間的相互征伐,中原地區的人們鞏固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加速了與其他一些民族的融合,於是正式形成華夏族。

和平主義者始終認為戰爭是殘暴違背人性的,而且還嚴重破壞生產力的發展。戰爭是把雙刃劍,春秋戰國時期過於頻繁的戰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社會的安定、減緩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講,也產生了一些積極的效應,比如,由於戰爭的原因促進了各民族積極融合,所謂不打不相識,不無道理。

經過春秋戰國時期民族間和列國間的戰爭與交往,可以看到:燕國勢力擴展到遼河流域,結果有力促進了東胡族與華夏的交融;齊國為了國家發展需要,掃滅了境內的少數民族;秦國不僅由原先“雜戎、狄之俗”而逐漸實現了“華夏化”,還收復渭水流域的很多地區,又兼並巴、蜀,擴大了華夏族的範圍。

在蠻夷之地的吳國,貴族們開始承認自己是周朝的後代,曾被中原列國視為“蠻夷”的楚國,也完成了自身的“華夏化”,並且融合了南方的苗、彝,又統一了越國(越國先滅吳國),甚至將勢力深入到兩廣和雲貴地區;韓、趙、魏兼並了包括中山國(屬白狄族)在內的許多部族、小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經歷了統一、分化、再統一的各族人民,差異漸趨縮小,乃至消失。只要能給提供好的生存環境,至於政治的更叠,對自己的生活、待遇沒有決策權的老百姓們也不會去想那麽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似乎是他們唯一的追求,民風民情也都相當的淳樸。

從春秋到戰國,華夏族對周邊少數民族的政策,經歷了一個由“尊王攘夷”到“以夏變夷”的變化。春秋時期,各領導集團便深知了喊口號的重要性,更是旗幟鮮明地宣傳這個口號。其中,以齊、晉為首的華夏族各國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與周邊的戎、狄、蠻、夷作鬥爭,這使華夏族的稱呼更加響亮。

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華夏族也越來越像正規軍,旗幟鮮明,但這同樣也顯現出了它的弊端,就如閉關鎖國一般,不接受外族文化,就關起門來生活,對民族的融合造成了十分的不便。到後來一些著名的古代人口學家和社會學家都認識到了民族封鎖對國家和民族的危害,因此中國古代就出現了很多民族政策。

進入戰國時期後,華夏族首次提出要“改革開放”,不僅扭轉了“不絕若線”的境況,而且勢力範圍大大拓展,力量遠勝於夷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華夏族文化以其相對的先進性,吸引和改變著周邊文化,逐漸地完成了“尊王攘夷”向“以夏變夷”轉變,為民族文化大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以夏變夷”意味著夷、夏之間的民族意識趨向模糊、不分你我,不管是哪個民族同胞聚在一起,都能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暢所欲言,民族情感趨向和諧,民族壁壘趨向消解。而在“以夏變夷”的同時,華夏文化也不斷吸收、融匯周邊文化精華於自己的體系之中。最典型的例子,當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