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 尋找幕後黑手(第5/6頁)

陳松後面的話沒有說,馬謖知道他想說的是什麽。以前在丞相身邊意氣風發的時候,自負的馬謖只是陶醉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之中,不曾也不屑注意過這些事情;現在他一下子淪落到如此境地,反而能以一個客觀的視角冷靜地看待以往沒有覺察到的事情。

“鏟除掉潛在的競爭對手麽……”馬謖摸摸下巴,自言自語道,臉上露出一絲說不清是苦澀還是嘲諷的笑容。想必費祎在得知馬謖身陷街亭一案的時候,必然大喜過望,認為自己得到了一個徹底打敗對手的機會吧。

“那……參軍,你現在打算怎麽辦?”

其實陳松想問的是“你打算把我怎麽辦”,他一方面固然是表達自己的關心,一方面也下意識地防備馬謖暴起殺人……他現在無法琢磨馬謖的恨意到底有多大,尤其是他並不知道馬謖究竟是怎麽逃脫,又是怎麽變成這副模樣的,這種未知讓人更加恐懼。

“報仇,就像伍子胥當年一樣。”

馬謖笑了,他擡起手,對陳松做了一個寬慰的手勢。現在的他很平靜,平靜得就像是一把劍,一把剛在熔爐裏燒得通紅,然後放進冰冷水中淬煉出來的利劍。這劍兼具了溫度極高的憤怒、剛度極強的堅毅,還有冷靜。

“呵呵,不過我想找的人並不是你。”馬謖見陳松臉色又緊張了起來,微微一笑,補充道。現在的他臉色雖然仍舊枯槁,卻湧動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光輝。

剛從死亡邊緣逃出來的馬謖是茫然無措的,失去了地位和名譽的他不知道何去何從,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那時候,他的心態就好像是剛剛從籠子裏逃出來的野兔,只是感受到了自由,但卻對自己的方向十分迷茫,未來究竟如何,他根本全無頭緒。不過現在他的人生目標再度清晰了起來,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了。

“不過費長史已經回到了成都,以參軍你現在的身份,幾乎不可能接近他啊,恐怕還沒到成都就會被抓起來了。”陳松提醒他說。

“唔,現在還不可能…………”

馬謖閉上眼睛,慢慢地用手敲著桌子,發出渾濁的聲音。燭光下的他表情看起來有些扭曲,不過只一瞬間就又消失不見了。過了很久,他仿佛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心,抓起鬥笠戴在頭上,緩緩站起身來,朝外面走去。

“參軍……您,您這是去哪裏?”

陳松從地上爬起來,又是驚訝又是迷惑。馬謖聽到他的呼喊,停下了腳步,回答的聲音平淡,卻異常的清晰:“去該去的地方……這是天數啊。”

說完這句話,馬謖拉開門走了出去,步履堅定,很快就消失在了外面的黑暗之中。未及掩住的門半敞著,冷風吹過,燈芯尖上的燭光不禁一個激靈,蜷緊了身形。昏暗的光亮之下,室內的人影募地模糊起來。陳松呆呆地望著門外的黑幕,只能喃喃自語道:“是啊,這是天數,是天數啊……”

漢軍北伐的失敗雖然造成了不小的震動,但對於蜀漢的既定國策並沒有任何影響。在諸葛丞相的倡導下,蜀漢在隨後的六年時間裏先後又在隴西地區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攻勢,一直將戰線推進到了渭水一線。這種攻勢一直持續到了蜀漢建興十二年。

建興十二年春,諸葛亮率領的漢軍第五次大舉進攻,主力兵團進駐到了武功縣的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望——曾經在街亭之戰擊敗馬謖的張郃將軍已在年前戰死。魏、蜀漢兩支軍隊對峙了三個月,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事要持續到秋天的時候,漢軍的核心人物諸葛丞相卻忽然病死在了軍中,蜀軍不得不匆忙撤退。

諸葛亮的突然病隕對蜀漢政局產生了很大的震蕩,甚至就在他病故後不久,在撤退途中的漢軍內部就立刻爆發了一次叛亂。叛亂的始作俑者是征西大將軍魏延,而平定叛亂的功臣則是長史楊儀、討寇將軍王平和後來升任到後軍師的費祎。

不過這個是朝廷的官方說法,具體內情如何則是難以知曉,因為功臣之一的楊儀很快也因為誹謗朝政而被捕,然後自殺。這起叛亂處理完之後,蔣琬出任尚書令,隨後升為大將軍,尚書令的職位則由費祎接替;諸葛亮生前備受器重的姜維則被拔擢為右監軍、輔漢將軍,朝野輿論都認為這是他繼承諸葛丞相遺志的第一步。至於王平,則被指派協助吳懿負責漢中的防務。

諸葛亮之死意味著蜀漢北伐高潮的結束,此後魏蜀兩國的邊境一直處於相對平靜態勢下。大將軍蔣琬本來打算改變戰略重心,從水路東下,通過漢水、沔水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但是這個計劃剛剛啟動,他就於延熙九年病死。於是費祎順理成章地接任了大將軍之職,錄尚書事,成為蜀漢的首席大臣,而王平也在之前一年出任前監軍、征西大將軍,成為蜀漢軍界最有實權的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