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千發炮彈攻不下使館:榮祿的秘密

李秉衡組建通州防線

自從1897年因為義和拳的問題在山東巡撫的職位上被撤職之後,李秉衡休養了一陣,於1900年復出,被朝廷啟用為“巡閱長江水師”。這不是職,而是差,是朝廷對軍隊開展的巡視工作。李秉衡也就成了傳說中的“欽差大人”,雖然無職,但他是代表皇帝的,在級別上比總督巡撫還要高。

作為由曾國藩的湘軍水師改制而來的長江水師,慈禧和朝廷一直是比較忌諱的,放心不下啊。而作為曾經的帝黨新銳,李秉衡跟李鴻章是死對頭(甲午戰爭中沒少給李鴻章苦頭吃)。李鴻章說到底也是出身於湘軍系,自然跟長江水師的關系也比較密切,雖然後來李鴻章自己有了北洋艦隊,但對長江水師還是一直“關照有加”。事實上如果不是李鴻章等人一直力保,這支前湘軍隊伍慈禧早就給裁撤了。那麽,現在派出死對頭李秉衡去巡閱,實在是太合適不過的人選,巡閱的範圍,正是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地盤。

李秉衡果然很猛,他巡閱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長江水師的最高直接領導——提督黃少春給彈劾了。應該說欽差大人彈劾一個提督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問題就出在黃少春是劉坤一的心腹,李秉衡在劉坤一的地盤上辦差,竟然一上門就給了總督大人一個“重禮”,這是過去少有的。在劉坤一的力保之下,黃少春最終涉險過關,不過,李秉衡在兩江就顯得比較紮眼了。

6月中旬,劉坤一和張之洞開始運作“東南互保”,這是東南區的一件大事,出不得半點差錯,而有李秉衡這尊明顯不合作的“大神”在東南區,大家更覺得紮眼。於是乎,李秉衡是非走不可了——也就是說,李秉衡是慈禧派下來巡閱水師的,但劉坤一和張之洞要把他給“送”回去。

也正因他是慈禧派下來的,趕是不能趕的,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巧送”。

劉坤一拜會李秉衡,小心翼翼地問:“李大人您辛苦了。現在中外開釁,我們都要響應號召派軍北上,大人您是名臣(注意這句話),建功立業非大人莫屬,我們願意提供一支隊伍,大人您能否先期帶隊北上,去解朝廷之危?”

李秉衡被說得動心了。

李秉衡何嘗不知道劉坤一和張之洞他們的小九九,如果在平時,他是絕對不會“上當”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是曾經的帝黨新銳,而現在帝黨勢力已經煙消雲散,除了康有為一夥在海外鬧的“保皇派”,基本只剩下他這個光杆司令,沒人再去抱光緒的大腿。李秉衡更加不會去,他現在只想恢復他的“官聲”,為自己出一口氣,他是因為義和拳問題被撤職的,這是他“一生為官的痛處”,而現在,繞了一圈,朝廷解決這個問題不還是離不開他李秉衡麽?所以李秉衡早就想帶兵北上了,但是他無職無兵,不料劉坤一自己送上門來“借兵”,真是何樂而不為也!

7月26日,李秉衡帶領劉坤一“借”他的500兵士抵京,此時正是八國聯軍已經攻下天津城,在天津休整準備攻向北京期間。北京城裏早已經是人心惶惶,風聲鶴唳,王公大臣想到自己的豪宅馬車馬上就要毀於戰火,十分焦急,聽說李秉衡大人帶隊前來“護都救駕”,大家似乎都發現了救星,他們對李秉衡夾道歡迎,把最多的贊美、最盛情的款待都給了李秉衡,並稱李秉衡將是前無古人的大英雄!

而沉浸在“英雄”之名中的李秉衡也飄飄然了,他向慈禧上奏:當前之計,我方戰事不利,但朝廷應該先殺人立威(“不誅一二統兵大臣,不足振我國之勢,而外人決不能除”)。

對於慈禧來說,她現在是能抓住一個算一個,別說李秉衡還帶了500人來,就是他赤手空拳來,她也是蠻開心的,因為她好久沒見到新面孔了。她立即令李秉衡幫辦武衛軍軍務,作為榮祿的副手總攬保衛京城事宜。她也認為必須給這位生猛的大臣壯壯勢,拿幾個人頭來祭旗,於是她記住了李秉衡的這句話,越是在危急時刻,越是要狠,不要怕殺人。

對於要殺之人,李秉衡沒有點名,但慈禧和他都清楚誰是最合適的人選。慈禧想起了禦前會議上那些令她討厭的大臣,對,就是他們了。而太常寺卿袁昶和禮部侍郎許景澄跟東南督撫的關系最為密切(他們都是張之洞的門生,長期以來也是張之洞在朝廷的坐探),首先拿他們開刀吧。東南區的督撫不派兵,就殺他們在朝廷的親信,讓他們也嘗嘗敲山震虎的滋味,而殺這兩個人相信李秉衡也是會比較滿意的。

7月29日,在李秉衡抵京後第三天,袁昶、許景澄首先被正法,8月11日,兵部漢尚書徐用儀、內閣學士聯元、戶部滿尚書立山也被處斬。這五位朝廷高官是歷史上繼“戊戌六君子”之後的“庚子五大臣”,他們死於“反戰”——表面上死於“反戰”。